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星火入山海,初心映朝晖
晨曦刚漫过希望小学的青砖围墙,李阳就被手机铃声吵醒。屏幕上跳动的“西部助学办-老周”几个字,让他瞬间清醒——老周是父亲李渊当年在西部支教时的战友,这些年一直帮“星火公益”对接山区学校,从不会在这个点轻易来电。
“阳阳,出事了!”老周的声音裹着风沙,断断续续从听筒里钻出来,“咱们去年捐建的昆仑小学,昨夜下暴雨引发山洪,校舍后墙塌了大半,课本和教具全被埋了!更急的是,山脚下的村子被冲了,有三个孩子被困在半山腰的岩洞里,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就剩老人和妇女,根本救不了人!”
李阳的心脏猛地一沉,指尖攥得手机壳发响。昆仑小学在海拔三千多米的昆仑山口,是“星火”去年最难建的一所学校——当时山路塌了,建材运不上去,他和李悦带着志愿者,用背篓一趟趟往山上背水泥,走一步滑半步,裤腿磨破了好几条,最后还是当地牧民牵着牦牛来帮忙,才把校舍建起来。那三个被困的孩子,他还记得清清楚楚:扎着红头绳的卓玛,总追着他问“山外面的飞机是不是比雄鹰大”;瘸着腿的格桑,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学校,帮老师擦黑板;还有沉默的达瓦,画的雪山图被贴在“星火”的办公室墙上。
“周叔,你别急,我现在就带人过去!”李阳翻身下床,一边穿衣服一边喊隔壁房间的李悦,“悦悦!昆仑小学出事了,山洪,三个孩子被困,我们得马上走!”
李悦的房门“砰”地被推开,她已经抓着外套和背包跑出来,脸上还带着刚醒的慌乱,眼里却亮得很——那是每次遇到急事时,兄妹俩都会有的默契。“我已经让小张订最早去西宁的机票,再联系当地的救援队。”她把一叠文件塞进李阳手里,“这是昆仑小学的地形图纸,还有孩子们的照片,你带上。我去财务那边支钱,买救援设备和物资,咱们机场见。”
两个小时后,李阳和李悦在机场汇合,身边跟着五个志愿者——都是当年跟着李渊做过公益的老兵,听说昆仑小学出事,二话不说就跟着来了。登机前,李悦的手机响了,是启明集团的赵启明打来的:“悦丫头,我听说昆仑的事了,我已经让公司在西宁的分公司准备了越野车和卫星电话,你们到了直接去取。另外,我联系了省登山队,他们有专业的救援装备,会在山下等你们。”
挂了电话,李悦眼眶有点热。父亲当年救过的人,帮过的忙,如今都成了他们的后盾。就像母亲说的,善意是会发芽的种子,你播撒出去,总有一天会长成大树,为你遮风挡雨。
飞机降落在西宁时,天已经黑了。分公司的人早已把越野车停在机场外,车后座堆满了冲锋衣、登山绳、手电筒和压缩饼干。李阳跳上车,发动车子就往昆仑山口赶。山路崎岖,车灯照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像撒了一地的碎玻璃。车窗外的风呜呜地叫,像极了当年父亲在部队里讲过的边境风声。
“哥,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昆仑吗?”李悦突然开口,声音压过风声,“当时卓玛把她攒了半年的奶糖塞给你,说‘老师,这个甜,你吃了就有力气背水泥了’。”
李阳点点头,嘴角扯出个笑:“记得,那糖是硬的,硌得牙疼,但我吃了三个月才吃完。达瓦还画了幅画,说等他长大了,要在山脚下修条大路,让我们不用再背东西上山。”
正说着,车子突然颠了一下,李悦手里的卫星电话掉在地上。她弯腰去捡,屏幕亮了一下,是老周发来的消息:“孩子们还活着,刚才用牧民的对讲机联系上了,说岩洞在半山腰的瀑布后面,里面有积水,越来越深了!”
李阳一脚踩油门,车子像箭一样往前冲。凌晨三点,他们终于赶到山脚下的村子。村口的空地上挤满了人,老周和几个牧民正拿着手电筒往山上照。看见他们的车,老周跑过来,脸上全是泥:“你们可来了!登山队的人也到了,正在准备装备,但是这雨还在下,山路更滑了,怕是不好走。”
李阳跳下车,接过登山队递来的头盔和登山绳:“别等了,现在就上山。孩子们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险。”
登山队的队长叫罗刚,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他拍了拍李阳的肩:“李总,我知道你急,但这山现在太危险,我们先探路,你们跟着我们走,千万别掉队。”
一行人拿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上爬。雨水打在脸上,像小石子一样疼。李悦走在中间,手里紧紧攥着卓玛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姑娘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她想起母亲当年在山区支教时,遇到山体滑坡,也是这样冒雨去救孩子,回来时浑身是泥,却笑着说“孩子们没事就好”。
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半山腰的瀑布前。罗刚用手电筒照了照,瀑布后面果然有个黑漆漆的岩洞,隐约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就是这里了!”罗刚喊了一声,“绳子固定好了,我先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兵王归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兵王归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