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砖块:混合沙粒与废弃羊绒纤维的“温感砖”,可在低温下释放储存的太阳能,用于文化中心地暖系统。
- 艺术创作:艺术家娜布其用磁吸沙粒在工地围挡上创作动态壁画《风之纹》,沙画随风力变化每日自动重组图案。
---
三、碳币系统升级:菜市场里的绿色革命
今日,首个“碳币智慧菜场”在安置区试运营:
- 智能秤玄机:称重时自动计算食材的“碳里程”,本地牧民直供的羊肉比冷冻肉多赠2碳币。
- 塑料袋终结者:租用可降解餐盒需押10碳币,归还后返还15碳币,老人其其格笑称:“送筐比卖羊肉还能赚。”
- 意外效应:菜贩自发组建“减碳联盟”,用骆驼队替代部分货车运输,碳币交易所已将其列为“绿色资产包”。
---
四、科技与传统的冲突:电子那达慕大会提案
青年理事会提议举办“22世纪那达慕大会”,部分传统派强烈反对:
- 革新项目:
- 无人机叼羊赛(需穿越动态风力障碍)
- 增强现实搏克(选手佩戴AR眼镜,虚拟场地随机出现沼泽、雪原等场景)
- 妥协方案:大会增设“传统技艺认证”环节,AI系统对摔跤动作进行古法评分,只有符合《1765年那达慕图谱》97%以上相似度的动作才计分。
- 文化博弈:82岁搏克冠军宝音表态:“让年轻人用科技打开门,我们负责守住门里的魂。”
---
五、幽灵信号:前哨站地下城的意外发现
生态机器人团队在文化中心地基施工中,探测到地下15米处存在金属空洞。经扫描确认:
- 冷战时期避难所:内藏2100余份保存完好的纸质档案,包括1969-1971年前哨站气象日志,为气候变迁研究提供珍贵数据。
- 未启封的时空胶囊:锈蚀铁箱内发现一封1971年士兵的信,结尾写道:“如果你们找到这里,请告诉草原上的马儿,我们曾用生命爱过它们的自由。”
- 保护争议:风云建筑建议整体切割迁移,历史学家要求原位保存。最终决定:用透明气凝胶封装整个空间,作为“地下展中展”向预约观众开放。
---
明日预告:
1月27日,东蚌城将迎来首场“人工降雪”——利用沙尘暴中收集的颗粒物为核心,发射生态雪晶导弹,测试城市气候调节系统。
---
东蚌城建设指挥部·2101年1月26日
*“每一粒沙都在寻找归处,每一个灵魂都值得被存档。”*
喜欢林天:无限神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林天:无限神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