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是机关!”陈砚大喊,“你触动了流沙陷阱的联动机关,墓室要塌了!”
鬼手也慌了,想拿刀逼陈砚交玉圭,却被一块掉落的石块砸中了胳膊,刀掉在地上。陈砚趁机冲过去,拉起王胖子,往通道外跑。鬼手和他的保镖也想跟着跑,却被掉落的石块堵住了去路,只能在后面大喊:“你们别跑!玉圭是我的!”
两人沿着通道拼命往外跑,刚跑出洞口,身后的墓室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整个通道都被石块堵住了。王胖子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吓死我了!差点就成了陪葬品。”
陈砚也松了口气,摸了摸怀里的玉圭,还好没丢。两人爬出剑池,趁着夜色,悄悄溜出虎丘山,回到客栈。
第二天一早,陈砚就联系了苏州市文物局,把玄鸟玉圭、青铜爵、玄鸟佩都交了上去。文物局的专家看到玉圭,都很兴奋,说这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春秋文物之一,对研究吴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事情办完,两人准备回南京。临走前,苏老先生和顾景明来送他们,苏老先生笑着说:“你们做得好,没辜负我的期望。不过,这玄鸟秘藏虽然找到了,但苏州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古墓,说不定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你们。”
陈砚接过苏老先生递来的一本线装书,书名叫《吴地古墓考》,上面有很多关于苏州古墓的记载。“谢谢您,苏老先生,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会来苏州的。”
高铁缓缓驶出苏州站,王胖子靠在座位上,吃着苏州的桂花糕,含糊地说:“下次咱们去哪?要不去西安?听说西安的古墓更多,说不定能找到秦始皇的陪葬品。”
陈砚翻开《吴地古墓考》,里面夹着一张纸条,是苏老先生写的:“太湖底有战国时期的水墓,藏有越国的‘越王勾践剑’副本,线索在苏州博物馆的‘战国铜鉴’里。”
他看着纸条,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看来,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
陈砚在南京夫子庙旁的“砚茶居”里,已经对着那本《吴地古墓考》坐了三天。茶馆里飘着碧螺春的清香,墙角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王胖子趴在旁边的桌上,手里把玩着从苏州带回来的玄鸟佩仿品,嘴里还在念叨:“我说陈砚,咱们都把玄鸟玉圭交上去了,还研究这破书干啥?不如琢磨琢磨下次去哪捡漏,弄点真能换钱的玩意儿。”
陈砚没抬头,指尖划过书页上的一行小字:“战国吴水墓,藏于太湖之滨,以铜鉴为引,得剑者,可窥吴越争霸之秘。”旁边还附着一幅手绘的铜鉴图,鉴身刻着繁复的水波纹,纹路间藏着细小的星点,像是某种方位标记。“你看这个,”陈砚把书推到王胖子面前,“苏老先生夹的纸条说太湖底有战国水墓,藏着越王勾践剑的副本,线索就在苏州博物馆的战国铜鉴里。这铜鉴的水波纹,其实是太湖的暗礁分布图,星点对应的是水下的七个小岛,正好形成七星阵,水墓的入口应该就在七星阵的中心。”
王胖子凑过来看了看,还是没兴趣:“不就是一把破剑的副本吗?又不是真的,有啥好找的?再说太湖那么大,水下那么深,找个墓跟大海捞针似的,太费劲了。”
“这副本比真剑更有价值,”陈砚耐心解释,“爷爷的笔记里提过,越王勾践剑有三把副本,分别藏在吴、越、楚三国的古墓里,副本上刻着当时的军事地图和兵法,对研究战国历史很重要。而且太湖的水墓是吴国晚期的,说不定还藏着其他文物,比如战国的漆器、青铜器,这些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不能让盗墓贼先找到。”
正说着,茶馆的门被推开,一阵冷风灌了进来。门口站着个穿着冲锋衣的年轻人,背着个巨大的登山包,手里拿着一张照片,径直走到陈砚面前:“您是陈砚先生吧?我叫李默,是苏州博物馆的实习生,我们馆长让我来找您,说您对战国铜鉴有研究,想请您帮忙看看铜鉴上的纹饰,最近铜鉴的纹路好像有变化,我们担心是文物受损了。”
陈砚心里一动,这正好是去苏州博物馆看铜鉴的机会。他收起书,对李默说:“没问题,我们正好也要去苏州,现在就可以走。”
王胖子一听要去苏州,瞬间来了精神:“行啊!正好再去尝尝松鼠桂鱼,上次没吃够!”
三人当天下午就坐高铁去了苏州,直奔苏州博物馆。博物馆的战国铜鉴放在“吴地文明”展厅的中央,用防弹玻璃罩着,鉴身呈圆形,直径约一米,高约半米,表面刻着细密的水波纹,纹路间点缀着七个细小的星点,和《吴地古墓考》里的图一模一样。
陈砚凑近玻璃罩,仔细观察铜鉴的纹路。在展厅灯光的照射下,水波纹的凹槽里隐约能看到一层淡淡的水渍,像是刚被水浸过,而七个星点的位置,有一个星点的颜色比其他六个深,像是被人用什么东西擦拭过。“李默,能不能把铜鉴的高清照片给我看看?特别是那个颜色深的星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