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驶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车后座的背包里,那块汉代丝绸残片被小心地裹在软布中,云纹在晨光下隐约透出陈旧的光泽。胖子揉着熬红的眼睛,翻着手机里的新闻:“你们看,甘肃张掖发现了一批魏晋时期的画像砖墓,当地文物局说墓群有被盗迹象,正在紧急招募志愿者协助保护。”
父亲接过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滑动:“魏晋画像砖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尤其是张掖这片,属于古丝绸之路要冲,画像砖里可能藏着商贸、文化交流的线索。咱们得去看看。”我看着窗外逐渐从戈壁过渡到绿洲的景色,点头应下——从西藏到新疆,再到甘肃,似乎每一次出发都没有停歇,但只要想到那些可能被盗掘的文物,脚步就无法停下。
抵达张掖时,当地文物局的李科长已经在车站等候。他带着我们直奔位于高台县的墓群遗址,车子在乡间小路上颠簸,远处的祁连山积雪清晰可见。“这批墓群是村民挖水渠时偶然发现的,已经清理出三座墓葬,出土的画像砖有农耕、宴饮、出行等题材,”李科长指着远处被警戒线围起来的区域,“但昨天夜里,我们发现有两座未清理的墓葬出现了盗坑,盗洞直接通向墓室,里面的文物恐怕已经遭了殃。”
我们跟着李科长走进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墓道两侧的画像砖色彩依然鲜艳,砖上的农夫挥着锄头,商人牵着骆驼,生动还原了魏晋时期的生活场景。父亲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砖面:“这些砖的烧制工艺很精细,颜料里掺了矿物成分,才能保存这么久。盗掘者要是破坏了砖体,损失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当天下午,我们跟着考古队对被盗的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盗坑有两米多深,内壁很规整,显然是用专业工具挖掘的。我顺着梯子下到墓室,里面一片狼藉,原本砌在墙壁上的画像砖被撬走了十几块,地上散落着破碎的陶片和几根烟头——盗墓贼应该刚离开不久。
“太可惜了!”胖子捡起一块带花纹的陶片,心疼地说,“你看这上面的骆驼纹,说不定是表现丝绸之路商队的,现在只剩下一半了。”李科长叹了口气:“我们已经加强了周边巡逻,但墓群范围太大,总共三十多座墓葬,靠现有的人手根本守不过来。”
就在这时,父亲突然在墓室角落发现了一枚特殊的脚印——鞋底有锯齿状的纹路,和之前在安陆、大理遇到的盗墓贼脚印极其相似。“是‘鬼市’的人!”父亲站起身,眼神凝重,“他们还没放弃,一直在跟着我们的脚步,或者说,一直在盯着各地的文物遗存。”
为了引出盗墓贼,我们和文物局商量后,故意放出“墓群发现珍贵金器,将连夜转移”的消息,同时在墓群周围布下埋伏。深夜,气温降到零下,我们躲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盯着远处的监控屏幕。凌晨两点多,几道黑影出现在画面里,正是之前在安陆逃脱的盗墓贼团伙——寸头男竟然也在其中!
“行动!”随着李科长一声令下,埋伏的警力迅速围了上去。盗墓贼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控制住。寸头男挣扎着大喊:“你们别得意!‘鬼市’的大部队已经在往宁夏去了,那里有一座西夏王陵,里面的宝贝比这里多十倍!”
这个消息让我们立刻警觉起来。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被誉为“东方金字塔”,里面藏着大量西夏时期的文物,尤其是西夏文文献和金银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如果“鬼市”真的盯上了那里,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连夜赶往宁夏银川,宁夏文物局的张局长早已在高速路口等候。“我们已经收到消息,最近有一批不明身份的人在西夏王陵周边活动,携带了大量挖掘工具,”张局长递给我们一份勘探报告,“根据我们的监测,他们的目标可能是三号陵——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张局长来到西夏王陵景区。泰陵的封土堆巍峨耸立,周围散落着残碑断柱,在晨光下显得格外苍凉。“泰陵的地宫还没有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史料记载,里面可能藏着李元昊的御用品、西夏文法典和大量的陪葬品,”张局长指着封土堆西侧,“我们在那里发现了几个可疑的探孔,深度已经接近地宫顶板,显然是盗墓贼留下的。”
为了防止盗墓贼夜间行动,我们和考古队、警力分成三组,在泰陵周边轮流值守。第三天夜里,轮到我和胖子值守时,远处突然传来轻微的挖掘声。我们悄悄摸过去,看到五个男人正用洛阳铲在探孔附近挖掘,为首的是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手里拿着一张详细的地宫结构图。
“住手!”胖子大喝一声,冲了上去。刀疤男见势不妙,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胖子刺来。我赶紧上前阻拦,却被另一个盗墓贼缠住。就在这危急时刻,父亲和警力及时赶到,将盗墓贼全部制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