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的晚风带着沙漠特有的干燥,拂过古城墙的砖石,林深指尖摩挲着那块刻有“林”字的黑石,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他想起父亲笔记本里那句“撒马尔罕,黑石为信”,忽然意识到,父亲当年或许早已踏上过这片土地,只是没能来得及留下更多痕迹。
第二天一早,林深将黑石交给团队里的文物修复专家,叮嘱道:“仔细检测一下黑石的年代和材质,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与父亲考察相关的线索。”随后,他带着几名队员,沿着撒马尔罕古城的街巷走访,试图从当地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寻找父亲当年的踪迹。
在撒马尔罕的一座古老图书馆里,他们找到了一本用阿拉伯文撰写的《丝路商旅记》,成书于唐代,里面记载了不少往来于东西方的商队故事。其中有一段提到,“有东方来的林姓学者,携黑石为记,探寻古城遗迹,后不知所踪”。林深心中一动,这个“林姓学者”,很可能就是父亲。
他请图书馆的研究员帮忙翻译这段文字的全文,得知这位林姓学者曾在撒马尔罕停留过数月,与当地的学者交流,还绘制了一张古城遗址的地图,后来带着地图前往了波斯(今伊朗)境内的一座古城,从此再无消息。
“波斯境内的古城……”林深喃喃自语,他立刻联系了伊朗的考古机构,询问是否有相关的遗址信息。对方很快回复,在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确实有一座名为“塔克·伊·布斯坦”的古城遗址,近年来出土了不少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其中也有刻有螺旋纹路的黑石碎片。
林深当机立断,决定带领团队前往伊朗。抵达呼罗珊地区后,当地考古队的负责人穆罕默德亲自前来迎接。“林教授,我们在塔克·伊·布斯坦遗址的一处窖穴里,发现了一本用汉文书写的日记,或许与你父亲有关。”穆罕默德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密封的盒子递给林深。
林深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日记本,封面已经磨损,上面写着“林正明考察日记”几个字。他的心脏猛地一跳,颤抖着翻开日记本,里面的字迹正是父亲的!
日记里详细记录了父亲在撒马尔罕的经历,以及前往塔克·伊·布斯坦古城的原因——他在撒马尔罕的古籍中发现,这座古城曾是丝绸之路中段的重要枢纽,城中藏有一座“文明宝库”,里面保存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献和文物,而打开宝库的钥匙,就是刻有螺旋纹路的黑石。
日记的最后几页,记录着父亲进入古城遗址后的经历。他找到了“文明宝库”的入口,却发现入口被一道石门封锁,石门上刻着与黑石城相似的螺旋纹路,需要七块刻有不同符号的黑石才能打开。父亲当时只找到了三块黑石,无法打开石门,只能暂时离开,计划日后集齐黑石再来。
“原来父亲当年是为了寻找‘文明宝库’才来到这里!”林深激动地说,“穆罕默德先生,你们在遗址中有没有发现更多的黑石碎片?”
穆罕默德点了点头:“我们在‘文明宝库’入口附近,发现了两块黑石碎片,上面的符号与你带来的黑石完全不同,或许就是打开石门的钥匙之一。”
林深立刻跟着穆罕默德前往塔克·伊·布斯坦古城遗址。这座古城位于一片绿洲之中,虽然大部分建筑已经损毁,但仍能看出当年的宏伟。“文明宝库”的入口隐藏在一座残破的神庙后面,石门紧闭,上面的螺旋纹路清晰可见,中间有七个凹槽,与黑石城塔楼大门上的凹槽一模一样。
林深将父亲日记中提到的三块黑石位置,以及伊朗考古队发现的两块黑石碎片信息整理出来,与团队成员一起分析。“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了五块黑石的下落,还有两块没有找到。”林深指着地图说,“根据父亲的日记,剩下的两块黑石,很可能在古城的祭祀区和商贸区附近。”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林深带领团队和伊朗考古队,对古城的祭祀区和商贸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在祭祀区的一座祭坛下,他们发现了第六块黑石,上面刻着一个“日”字符号;在商贸区的一口古井里,找到了第七块黑石,刻着一个“月”字符号。
集齐七块黑石的那天,林深站在“文明宝库”的石门前,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他想起了父亲的日记,想起了黑石城的经历,深吸一口气,将七块黑石一一放进石门上的凹槽里。
当最后一块黑石放进凹槽的瞬间,石门缓缓打开,一股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文明宝库”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石室,石室的墙壁上挂满了丝绸,丝绸上绘制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壁画,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大量的文献和文物,有汉文的竹简、阿拉伯文的羊皮卷、希腊的雕塑碎片,还有罗马的金币和中国的瓷器。
“太不可思议了!”穆罕默德惊叹道,“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博物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