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宝望着窗外渐亮的凌晨天色,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笔记本烫金封面。林沫的多变声线、江河的雄浑唱腔,还有另外两位歌手未展露的潜力,此刻在他脑海里翻涌成势不可挡的浪潮。这些年乐坛虽不乏新秀,但能在不同曲风间游刃有余、既守住经典韵味又大胆创新的组合,实属罕见。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后的眸光锐利如鹰——这四人的实力,在香港乐坛站稳脚跟绝非妄言,甚至有望成为新一代的中流砥柱。
陈小宝的目光始终锁在林沫身上。这个青春明丽的女孩,在不同曲风间肆意穿梭——从《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激昂,到《明月夜》的低回,再到《铁血丹心》与江河的豪迈对唱,每一次声线转换都精准得令人惊叹。当得知林沫是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声乐高材生时,他镜片后的眼睛瞬间亮了。扎实的学院派功底,搭配与生俱来的音乐灵性,这样的天赋与努力兼具的歌手,正是乐坛可遇不可求的璞玉。
听到陈小宝这位香港金牌主持人毫不吝啬的赞誉,林沫垂在身侧的指尖轻轻蜷了蜷。表面上仍维持着得体的微笑,耳尖却悄悄泛起红晕,心底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层层惊喜的涟漪——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展示唱功,没想到竟能得到业界前辈如此高的认可,这份意外之喜让她胸腔里满是雀跃的暖意。
黎坤与林琳对视一眼,眸光中流转着心照不宣的笃定。陈小宝字字句句对林沫的赞赏,像一剂强心针注入心底。凌晨领着林沫临时起意的香港试唱,此刻终于显露出燎原之势——事实证明,他们押在林沫身上的宝,正在迸发超乎预期的光芒。
黎坤顺势将太平洋音像公司制作的林沫个人专辑《清韵·梦缘》置入录音机。十四首精心编排的曲目流转而出,除了上张专辑的五首独唱与二首合唱,新增的七首作品风格多元——《听闻远方有你》带着民谣特有的质朴与向往,《游牧时光》裹挟着草原长调的辽阔;《冬雪飘落》用清冷音色勾勒冬日寂寥,《我记得你眼里的依恋》则以细腻呢喃诉说缱绻情思。当《红尘客栈》的江湖侠气、《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的激昂励志,与翻唱经典《大海》的磅礴深情依次倾泻,曲风从民谣悠远自然过渡到摇滚激昂,层次分明又各具韵味。
音乐渐息,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包间茶香里。陈小宝摘下黑边眼镜,用袖口反复擦拭镜片,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十一首国语与三首粤语的大胆编排,本是乐坛少见的组合,却让他恍然忆起邓丽君以国语歌席卷香江的传奇。指尖抚过专辑封面的烫金浮雕——立体国风山水纹样与极简英文字体碰撞,这般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美学设计,在1979年千篇一律的港乐包装里,无疑是一记惊艳的重锤。
陈小宝"哗啦"掀翻座椅,金属椅腿在地板上刮出尖锐声响。他几乎是扑向茶几,抓起《清韵·梦缘》的专辑封面用力攥在掌心,黑边眼镜歪斜着架回鼻梁,镜片后的瞳孔因亢奋剧烈收缩:"每一首都是能刻进听众骨子里的经典!"喉结上下滚动间,他猛地扯松领带,脖颈青筋暴起,"我要做林沫的经理人!现在就签!"
凌晨注视着陈小宝反复摩挲专辑硬壳的指节,那抹在对方眼底翻涌的炽热,与自己心底的火焰不谋而合。他指尖轻叩茶几,木质台面发出规律的声响:"陈先生,这十四首歌不过是序章。林沫的可能性,远不止于此。"
"这何止是序章!"陈小宝突然将专辑重重拍在桌面,震得青瓷茶杯里的茶水泛起涟漪。他扶正滑落的黑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十一首国语、三首粤语又如何?湾湾的邓丽君不也是靠国语歌征服了香江?"他的食指用力点在烫金浮雕封面,指腹碾过山水纹样与立体英文字母的交界处,"这般突破性的制作水准,这种跨越民谣、摇滚、国风的曲风跨度,每一首都能掀起乐坛风暴!"
话音未落,陈小宝已起身逼近林沫,黑框镜片折射着暖黄灯光,将他审视的目光镀上一层锋芒:"给我三个月。"他突然伸手虚握,仿佛要将某种无形的机遇攥在掌心,"我要让全香港的电台、街巷,都在循环她的声音!"
凌晨倚着沙发扶手,指尖绕着钢笔划出流畅的弧线,笑意里藏着成竹在胸的笃定:"陈先生先别急着谈签约。"他抽出夹在皮质文件夹里的企划书,推过铺满专辑资料的茶几,"我们这次要的不仅是林沫的经理人——飞图娱乐诚邀您掌舵全局,出任总经理。"
见陈小宝挑眉,他屈指叩了叩文件封面:"薪资是您电台主持的双倍,外加歌手专辑提成、年终分红。公司虽新,却已签四位潜力歌手,音像制作部下月投产。"说到此处,凌晨起身展开墙上的巨型规划图,霓虹线条勾勒出的古建群落跃然纸上,"大陆在建的影视基地,规模比丽的电视台片场大五十倍,从唐宋古城到民国街巷,全实景还原。再加上我们的金牌创作团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沫等人,"陈先生,您甘心只做乐坛的旁观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