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宣公早在年轻时就有强占后母的丑闻,而公子急便是这次丑闻的产物。世人皆知卫宣公品性恶劣,却仍然将言语的矛头指向无辜的宣姜。
在春秋时期,父夺子妻的事情并不鲜见。蔡景侯为太子娶宠姬,结果被景侯夺走;楚平王为太子娶聘妻,却自己留下了。
可见,被夺取者通常还是有所反应的。但在卫国,我们见到的只是公子急与卫宣公相似的软弱。宣姜怒杀前夫,她的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长大后,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同是一母所生,不知为何公子寿与太子急关系较好,而公子朔却想夺取太子急的世子之位。
如果卫宣公没有见色起意,宣姜本应是太子急的夫人,他们本应是一对郎才女貌,日后成为卫国的国君和国君夫人,这是一幅极为理想的人生图景。
然而,阴差阳错之下,本应成为公公的人成了她的丈夫,本应成为丈夫的人也成了她人生的遗憾。
面对公公霸占儿媳,公子急的懦弱也让他“有子而不得父”的经历成为笑柄。其中的心痛与委屈自然难以想象。
为了巩固儿子和自己在未来的地位,这是春秋时期和后代许多生在宫廷的母亲的惯常做法。于是,宣姜与公子朔挑拨太子急与卫宣公的关系。
于是,卫宣公派太子急出使齐国,并派人冒充盗贼在半路杀掉他。而公子寿知道后,密告太子急,劝他逃离国外。
但太子急拒绝了公子寿,只在临行前与他饮酒。公子寿趁机灌醉太子急,想代替他去死。他带着太子急的白旄到了卫国边境,盗贼见到白旄,以为他就是太子急,于是杀了公子寿。
太子急醒来后,急忙去追赶公子寿,但只看到弟弟的尸体,于是悲痛欲绝,向盗贼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于是盗贼又杀了太子急。
宣姜被迫嫁给继子后,公子朔如愿被立为太子。卫宣公死后,太子朔即位为卫惠公。但他的地位非常不稳。经过一系列的争斗,卫惠公最终掌握了卫国的大权。
为了安抚卫国国人和两公子的势力,宣姜的亲哥哥齐襄公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做主把宣姜改嫁给公子急同母的弟弟公子顽。
于是,可怜的宣姜又一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再嫁之后,她又分别生下了三子二女:公子頍、公子祁、公孙无知、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纵观宣姜一生的婚姻,与卫国父子三人都有纠葛,却没有哪一段婚姻是她自己做主的。美貌的女子,从来都是强权者手上的筹码,她们的婚姻从来与爱情无关。
《左传》说:“卫宣公与宣姜通,太子急与公子寿因之而死,卫国危殆,武士不宁,乱有余气。”把卫国五十年的动乱全都推到宣姜身上,实在是不太公平。
宣姜或许有私心,或许在为自己的儿子谋划,但如果没有卫宣公霸占儿媳的丑行在前,又怎么会有兄弟相残在后?国家的盛衰在于君主的德行,岂能尽怪一夫人?
【一口气看完战国时期的精锐部队#历史#小知识#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英雄辈出,文臣武将层出不穷。纵观列国,战国七雄各有王牌部队。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谁才是其中的第一精锐部队?
第7名:韩国弩兵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相对最弱,地处四战之地,夹在秦、魏、赵三国之间,时常受到侵扰。
然而,韩国拥有天下最大的铁矿资源,军工产业发达,其军队的武器非常锋利,质量上乘。据《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游说韩宣王时提到:“韩国地方九百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妻子少妇,力钧者皆能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低面洞心。”意思是说,韩国弩兵的最大射程可达600步,还能连续发射,远距离可集中对手胸部,近距离能直接命中心脏,威力巨大。然而,韩国的地理位置和体量仍是其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第6名:燕国辽东尖兵
战国七雄中,燕国的地理位置极其尴尬,地处北方寒冷地带,还面临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扰,这成为燕国发展的重要障碍。
但恶劣的环境也铸就了燕人好战豪爽的性格,因此常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与游牧民族接壤,更让燕国有优质的兵源。
燕昭王任用乐毅改革后,秦开拓土两千余里,以辽东军为主力编成了一支精兵,战斗力相当可观。在与齐、赵两国的战争中,这支军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甚至一度连攻下齐国72座城池。
第5名:楚国西塞之师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在长江流域的汉水地区发动了扩张战争,一举灭掉申、息、邓、谢、唐等八国。楚国以西塞移民为基础,利用申人和息人骁勇好战的传统,筹建了一支强大的地方部队——西塞之师。
传闻这两个地区的人乃是战神刑天之后,骁勇善战。公元前597年,西塞之师在晋楚邲之战中大败晋军主力,从此威震天下。然而,随着楚国的衰落,这支部队也逐渐衰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诸朝陪我刷短视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诸朝陪我刷短视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