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三对李成梁的畏惧,是刻在骨子里面的……即便他现在傍上了申时行。
李成梁在第一次明倭战争之后,就很少呆在汉阳城,而此次更是直接离开了朝鲜。
金正三瞬间体会到了当大哥的感觉了,而后,便慢慢的狂妄起来。
对于大明朝来说,金正三是有功劳的。
即便是朱翊钧知道朝阳省内部的一些情况,也是装作没看见,因为,杀一个请求内附献土的功臣,这不是打击后来者的积极性吗。
影响太恶劣了。
这一点,金正三也是知道的。
可李成梁是谁。
李成梁不是文人,不是政治家。
他一生气,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三千精锐突然进驻汉阳城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整个朝阳省官场引起了巨大震动。
不管是朝鲜籍的官员,还是大明来的流官。
宁国公的心腹爱将,干儿子之一的崔光勳。
他手持宁国公的调兵令牌,例行换防,将原本驻扎在汉阳的数千兵马,调到了西南去。
崔光勳是李成梁最信任的朝鲜籍将领之一,他的到来绝不可能是简单的换防。
在求见崔光勳无果后,金正三坐着马车,返回景福宫。
可马车到了宫门口的时候,金正三却吩咐一直跟随的亲信李秉宪道:“快...快吩咐下去,立即将本官的办公场所迁回布政使衙门。”
金正三强作镇定,但颤抖的声音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慌:“景福宫毕竟是前朝王宫,本官久居于此确实不合礼制。”
“大人英明!下官这就去办!”
接下来的场面可谓鸡飞狗跳。
开始收拾景福宫内的金正三的个人物品。
那些奢华的摆设、珍贵的宝贝,他是一件都不敢动。
原本在金正三身边伺候的宫女们也被遣散,让其回家,只留下几个贴身的仆人。
短短两个时辰,金正三就完成了从景福宫到布政使衙门的搬迁。
新衙署虽然也算气派,但比起富丽堂皇的景福宫,简直天壤之别。
金正三坐在简陋的公堂上,看着四周朴素的布置,心中五味杂陈。
正在他想事情的时候,李秉宪走了进来:“大人,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将张明远大人请来了。”
金正三整理了一下衣冠,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快请张大人进来。”
张明远迈步走进公堂时,心中也满是疑惑。
他注意到衙署内陈设简单,与金正三往日奢华的作风大相径庭。
“张大人请坐。”金正三罕见地起身相迎,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今日请张大人来,是有要事相商。"
张明远躬身行礼后坐下:"左布政使大人有何吩咐?"
金正三轻咳一声,语气格外温和:“张大人到任已有数月,本官观察大人勤勉尽责,理政有方。思前想后,觉得应该让张大人更多地参与政务。”
他取出一份文书递给张明远:“这是赋税征收、水利工程等几项重要事务,从今日起就交由张大人全权负责。”
“并且,我已经下令给各署理衙门,您的官印,已经启用了。”
张明远接过文书,心中震惊不已。
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权力,金正三怎么会突然放手?
“左布政使大人,这...下官恐怕难以胜任...”
“张大人过谦了。”金正三打断他:“张大人是朝廷选派来的能臣,理应担当重任。更何况...”
“宁国公远在倭国征战,我们更应该同心协力,稳定朝阳省局势。”
张明远敏锐地捕捉到金正三话中的深意,顿时明白了这番反常举动的缘由。
他不动声色地收下文书:“既然如此,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送走张明远后,李秉宪忍不住问道:“大人,您为何突然对张明远如此优待?还把那么多实权交给他?”
“秉宪啊,你说这三千精锐为何突然进驻汉阳?”
李秉宪迟疑道:“不是说例行换防吗?”
"换防?"金正三冷笑一声,"崔光勳是宁国公的心腹,没有宁国公的亲笔手令,他敢擅自调兵?而且一来就控制四门,这是换防的架势吗?”
“大人的意思是...宁国公要回来了?”李秉宪脸色大变。
山中无老虎,猴子才能称大王。
金正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说:“宁国公在外征战辛苦,我们这些留守后方的,更应该恪尽职守,不能让他分心啊。”
这时,另外几名亲信也到了。
其中一位亲信韩德谦在听李秉宪说完之后,脸色大变:“大人,您把赋税等大权都交给了张明远?这是为何?难道我们怕了他不成?”
金正三转过身,面色不悦:“你这是什么话?张大人是朝廷命官,本官分权于他,正是为了朝阳省的政务能够更好地运转。”
“可是大人...您分的是我管的事情啊。”韩德谦还想争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