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房太尉请教邢和璞关于自己一生的命运走向,邢和璞预言他将从东南方向出发,最终止步于西北,且将在既非馆驿、寺庙,又非路途、官署的地方结束生命,疾病源于某种鱼类食物,而在龟兹板上得到解脱。后来,房太尉的经历一一应验,从袁州调任汉州,罢官归乡途中经过阆州,在紫极宫暂住。恰巧工匠正在用龟兹板制作家具,房太尉看到木材纹理中似有形状,询问之下才知道那是几个月前商人购入的几块龟兹板,如今正被做成床榻。房太尉这才想起邢和璞当年的预言。
此外,还有一位精通各种技艺的王皎(也有说是王畋)先生,尽管他在预测方面保持沉默,但在天宝年间的一个夜晚,他与朋友观星赏月时突然断言:“乱世将至。”此言被邻居传开,由于当时皇上年事已高,对此类言论颇为忌讳,结果王皎的言语被人上报给了皇上。皇上下令秘密处决他。行刑者在他的头上钻了数十个孔才使其死亡,打开颅骨一看,脑骨竟厚达一寸八分。王皎生前与达奚侍郎交往甚密,等到安史之乱平定后,王皎忽然凭空出现在达奚家中,人们这才知道他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
话说在川峡之中,有一个叫翟乾佑的天师,身材魁梧,身高六尺,双手更是比寻常人大出一尺有余,每次行礼都能把手伸到胸口位置。这翟天师睡觉时总喜欢枕头空空,晚年来愈发神机妙算,常常预言未来之事。某次他来到夔州市,大声宣告:“今晚将有‘八人’从此经过,你们要好好招待他们。”人们听得一头雾水,殊不知那一夜火烧数百家,原来那“八人”暗指的是火灾的“火”字。
每当翟天师深入山林,总会有老虎尾随其后。有一次,他带领几十个弟子在江边赏月,有人问:“这月亮里究竟藏着什么?”翟天师微微一笑,让大家跟随他的手指去看。结果,有两个弟子看见月亮仿佛撑满半个天空,里面竟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楼阁宫殿,不过短短几口气的时间,景象又消失不见。
在四川还有一位名为一阳一狂的道士,人送外号“灰袋”,他是翟天师晚年收下的弟子。翟天师经常告诫其他徒弟:“千万不要欺骗这位一阳一道长,有些地方我还不如他呢。”有那么一个寒冬腊月,一阳一道长身穿单薄的布衣走进青城山,晚上投宿在一个小寺庙里,请求借宿一晚。和尚告诉他:“我这里只有一床破衲,天这么冷,恐怕无法给你提供温暖。”一阳一道长却毫不在意,只要求能有个地儿躺下就好。深夜,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和尚担心道长冻死,便前去看望。谁知离床几尺之外,一股热气蒸腾,一阳一道长虽赤膊酣睡,却满身大汗。和尚顿感其非凡,黎明时分,一阳一道长悄然离去,此后他常在各个村落短暂逗留,最长也不超过两三天。曾经他得了严重的口腔溃疡,数月未能进食,看上去命悬一线。人们敬仰他的德行,为他举办了一场斋醮仪式。忽然间,一阳一道长站了起来,对着众人说:“你们不妨看看我口中有什么。”他张开大嘴,宛如簸箕,五脏六腑赫然可见,众人惊讶之余纷纷礼拜,问他怎么回事,他只是反复念叨:“这足以去除恶疾,这足以去除恶疾。”随后,一阳一道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还听说过一个故事,是蜀郡郭采真尊师亲口所述。说的是秀才权同休在元和年间科举落榜,游历苏州、湖州一带,不幸生病又陷入贫困。他雇佣了一位看似普通的农夫,约定为其工作一年。病中权同休特别想喝一碗甘豆汤,于是吩咐这位雇工去找些食材。雇工久久未归,权同休起初以为他偷懒,谁知回来后雇工仅带着一堆火、一壶水。正当权同休疑惑之时,雇工随手折了根树枝,揉搓几下靠近火堆,树枝竟变成了甘草。权同休看得目瞪口呆,觉得雇工可能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紧接着,雇工抓了几把沙土放入锅中,片刻后变成黄豆。熬好的汤跟真正的甘豆汤毫无二致,权同休的病也渐渐好了起来。为了感谢雇工,权同休无奈之下脱下满是污渍的衣服给他,希望他能换些酒肉,请村里长辈帮忙筹集旅费。雇工微笑着接过衣服,然后砍倒一棵枯桑树,瞬间变成几筐牛肉干。他又提了几瓶水,转眼间就变成了美酒。村里的老人们吃得酒足饭饱后,纷纷慷慨解囊,资助权同休三千贯钱。权同休康复后,诚恳地请求雇工留下做他的仆人,雇工这才透露自己是位异人,因犯了些小错,被贬谪至此,注定要服务于权同休。然而权同休虽然答应了,但每次使唤他时都面露难色,显得十分不安。雇工见状只好告别:“既然如此,我确实妨碍了你的事情。”临走前,他还告诉权同休关于他的命运起伏以及世间万物无不变化的道理,唯有淤泥中的朱漆筋和头发,即使是仙丹妙药也无法使之变化。说完,雇工便消失不见了。
在宝历年间,荆州有个卢山人,时常贩卖船桨、朴石和石灰,穿梭于白水河边的南草市。他偶尔展露一手令人称奇的绝技,但大多数人都捉摸不透他的真实身份。有个叫赵元卿的商人,喜好新鲜事物,决定接近卢山人,于是频繁购买他的货物,还精心准备水果茶点,借口请教卢山人如何赚取利润。卢山人察觉了他的意图,直接问他:“我看你似乎对我卖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到底有何企图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樊不多奇闻怪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樊不多奇闻怪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