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轮流抽调,临时担任炊事员,一次一个班,一个班负责三天。
人手是有了,可惜做出来的饭菜质量就一言难尽了。
第一个班连馒头都没蒸透,芯子发黏,几个人一琢磨,才知道原来是揉面揉得不到位。
轮到第二个班,因为天气热,又把面给发过头了,稀稀囊囊一大团,蒸出来一坨一坨的,还发酸。
刘师长气得要死:“你们还行不行了?来部队之前在家没做过饭?”
战士委屈:“在老家喝野菜汤,蒸土豆,地瓜,一年吃不上几回馍馍呢!”
即便是连耀这种不挑吃喝的人,背地里也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
“食堂这事儿,你有啥办法不?”
吃着姜芙做的拌凉粉,连耀只觉得浑身一阵凉爽。
又因为是酸辣口味,所以极其开胃,他飞快地吃了一碗,自己再去盛一碗,还捏了一把切碎的香菜。
姜芙只吃一小碗就够了。
她慢慢地吃着,斟酌开口:“部队食堂和家属区的事儿不一样,外人不好插手。”
一个师一万多人,一日三餐,是大事。
目前军属还不算多,但等战争结束,国内外局势逐渐安定下来,军属数量也会跟着增加。
这年头不避孕,一家五六个孩子再正常不过。
要不了十年八年的,整个驻地人口就会猛蹿一波。
而且,计划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到时候又要如何应对呢?
上边的政策一变,下边执行起来的条条款款也要随之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连耀明白姜芙的意思,所以他没有多劝。
倒是刘师长主动找到姜芙,问她愿不愿意把食堂接过去。
姜芙不肯:“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您太抬举我了。”
笑话,那么多人,一天光粮食就得吃掉多少,她简直不敢想!
刘师长换了一个方式:“那你说说,你觉得咱们的食堂之前都有哪些亟待改善的地方?”
那可太多了!
在这个问题上,姜芙从第一天起就憋了一肚子话。
“那我说实话?”
姜芙试探道。
刘师长比她还笃定:“说!必须说实话!”
“在我看来,至少有四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分别是安全,卫生,营养,口味。”
姜芙掰着手指头,一个个说:“先说安全,食堂有大量的面粉,油,柴火,这些都是易燃易爆物,要单独开辟仓库存放,而且严禁烟火。”
刘大娘平时就抽叶子烟,这种农村自己种的土烟味道不怎么样,冲得很,年轻人嫌呛嗓子,但却是很多老头老太太的最爱。
“再说卫生,这个卫生包括两方面,人,环境。具体的我就不说了,您可以回去问刘慧,她前几天还做了班级卫生标兵。”
一听到女儿的名字,刘师长有点不自在。
他这段时间都在师部值班,昨晚好不容易才回家一趟。
饭前没洗手,被女儿说了一通,用妻子的水杯喝水,被女儿说了一通,好不容易到了睡觉的时间,没洗脚就上床,又被女儿说了一通!
被嫌弃的老父亲一颗心都碎成了渣渣。
偏偏妻子还用一副欣慰的表情看着女儿,觉得她做得对。
丈夫不修边幅大半辈子,还老拿工作繁忙作为借口,屡教不改,现在好了,终于有人能管一管他了!
“营养和口味我就放在一起说了,或许有人会说,能吃饱就不错了,但我想说的是,咱们这是部队食堂,咱们的战士是随时有可能要上战场的,吃得好,才能身体好,才更有力气杀敌,您说是不是?”
看到刘师长点头,姜芙又补充道:“大鱼大肉固然美味可口,但只要合理搭配,荤素得当,还是能够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说白了,咱们条件有限,就得多动脑子,多琢磨,多研究。好比家里再穷,真来了客人,留人家吃饭,照样得挖空心思多掂对几道菜出来,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简单给刘师长科普了一下营养学理论,正赶上政委过来找他,姜芙趁机溜了。
回家的路上,她也有点犹豫,心里似乎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刚走到副食店门口,售货员眼尖地喊住姜芙:“姜校长!快来!”
等姜芙进来,售货员连忙摆出三瓶明星牌花露水:“一共就十瓶,今天刚到的!”
姜芙连忙掏钱,抱着三瓶花露水回家。
两瓶分别送给李嫂子和陶三娣,另外一瓶放在托儿所,给老师和孩子们用。
收到礼物,李嫂子还好,陶三娣惊讶极了:“给我的?为啥?”
姜芙也不含糊:“谢谢你在外面替我说话!”
早就有人跑到她面前学舌,讲了陶三娣舌战刘大娘的经过。
陶三娣愣怔了两秒,把头一扭:“谁替你说话了,我那是看不得有人说话不负责!”
李嫂子在旁边对姜芙挤挤眼:“那是,咱们陶老师现在思想可积极着呢,没白听你读的那些报告!”
作为小学校长,也是驻地教育系统的一把手,姜芙现在每隔两三天就会召集所有老师,给她们阅读各种文章,其中最多的就是主席在延安、在各根据地、在会议上的讲话和论述,共同提高思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