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记载:不仅是半夜时分,而且还有大雾,所以双方都准备利用天时这一有利条件吃掉对方。】
【朱棣假装没有发现对方继续向前准备直插李景隆主力,陈晖则以为没被燕军发现随即过河尾随燕军准备给朱棣来一技千年杀。】
【燕军过河之后立马摆开阵型,趁南军过河之际,朱棣亲自带兵冲锋,半渡而击。】
【而不出意外,几轮攻击,甘凉铁骑除了陈晖带领少数人逃出生天,其余尽数或死或俘。】
【而李景隆得知这一消息,为了防备燕军趁夜突袭下令全军紧急戒备。】
【即便甘凉铁骑几乎全军覆没,同时还有几万大军在攻打北平,但李景隆现在的兵力仍然至少是朱棣的三倍。】
【那朱棣是怎么赢下这场大战的?】
【在李景隆看来自己可以从容应对,但朱棣不行,朱棣手下至少一半部队的家眷可全在北平城,如果被南军攻破,那后果可想而知。】
【总不能指望南军优待俘虏,不扰民。】
【如果北平城破,用家眷要挟士兵投降,他们有选择吗?】
【而朱棣本人也不可能容忍北平的丢失,北平一旦丢失那朱棣只能去草原放牧了。】
【大宁的位置和土地情况也注定其不能作为一个造反根据地。】
————
【所以李景隆其实判断朱棣会趁着夜色,士气高涨之际突袭,救援北平城,这一决定其实没有根本性的错误。】
【他和他手下将领只是错估了朱棣对军队的控制度,同时也低估了燕军对朱棣的忠诚,以及朱棣本人的决心。】
【朱棣就地扎营,不断派出斥候寻找南军主力所在位置,尤其是南方士兵的位置。】
【很多人说南方兵连御寒衣物都没有所以导致失败,其实不完全对。】
【御寒衣物虽然不充足,总归是有的。但如果你是一个南方人你就应该知道你和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人抗冷性是不一样的。】
【博主作为一个南方人去东北旅游,本地人穿件毛衣加羽绒服就可以,我里面还要穿上保暖衣在套上一件加绒卫衣才能勉强感觉到温暖。】
【而且,一个南方人突然去东北,感冒受风寒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九十。】
【尤其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水土不服。
这个病完全无法预测,有的人天南海北跑没有任何不习惯。
而有的人都不用说出省,离自己家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会犯。】
【在斥候的探查下,南军驻扎信息源源不断传到后方朱棣手中。】
【次日中午,决战来了。】
【燕军连续攻破其中七个以南方人为主的营地,李景隆随即派兵救援。】
【可真是葫芦娃救爷爷,去一个没一个。】
【双方激战一整个白天,李景隆的主力兵力都被拖在战场之上,而燕军分兵从两翼进行大迂回,对南军主力进行包围。】
【李景隆随即下令全军抛弃辎重突围。】
【这个命令也没有问题,再不突围几十万大军可就都是朱棣盘中的菜了。】
【虽然在明实录在记载此次战役为大胜,斩首数万,俘虏数万。其实是有些许夸大的。】
【从后来两军战报来看,朱棣虽然夺得了大量战马、车辆、粮食辎重。】
【但其中并没有什么有名的人被朱棣斩杀或俘虏。】
【如果真的斩首俘虏加起来近十多万的话,至少中级将领大部分都应该在此战牺牲。】
【但此战对朱棣来说确实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正面击溃数倍于己身的军队。】
【有一个不太出名的知识点,此战随朱棣进行迂回包抄的亲兵有一人名叫郑和。】
【有一种推测,郑和原本姓马,朱棣赐给郑和的郑姓,就是因为郑村坝之战。】
【在我国太监几乎就是坏人的专用名词,但有那么三人,在大多数心中几乎都是正面形象。】
【一位是东汉时期改进造纸的蔡伦。】
【还有一位是崇祯皇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王承恩,在明朝灭亡时候随同崇祯皇帝殉国。】
【冷知识:明亡时候北京城内殉国的勋贵和文臣加起来还没有和李自成大战的太监军队死得多……】
【还真是讽刺……】
【一个文人口中的阉人之辈居然还比他们有骨气。】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倒是深以为然,文官贪财夺权时候胆子很大,若真让他们去死,反而像个胆小鬼,跪地求饶的、尿裤子的比比皆是。
咱能够想到亡国之时文官那不要脸的投降样子,但与国同休的勋贵居然和文官一样……
这群勋贵后代要不要动动脑子想想,文官至少还能帮新朝治国理政,你们一群光会溜猫逗狗、欺男霸女的勋贵后代人家要你们干什么?
若你还真有带兵打仗的本事,人家更不会留你。
与国同休的勋贵,不说全家殉国吧,你至少主脉要为国死战吧……不然不止对不起旧朝,新朝人家也看不上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