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乖女负责评理,现在连立哥儿也当上小判官了……
赵东阳和王玉娥这对老夫老妻之间,一辈子也逃不开一个“理”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另一边的赵宣宣、白家齐和巧宝正在商量书坊第一批印什么书。
按理说,印四书五经肯定不愁卖,因为每个考科举的书生都必备一套四书五经。
不过,赵宣宣另有考虑,说:“那些书,字数太多。”
“家齐作为新手,最好是先拿字数少的书练手,避免手忙脚乱。”
巧宝赞同。
白家齐也点头赞同。
赵宣宣笑道:“既要字数少,又要有趣,不如编一本民间奇案。”
“家齐先准备印书的所有用具,特别是那一个个活字,编书的事交给巧宝。”
“我负责监督你们两个。”
白家齐和巧宝相视一笑,都跃跃欲试。
早饭后,家里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包括小小的立哥儿。
当巧宝翻看唐风年的多年办案笔记,挑选民间奇案时,立哥儿推着他的小木车,“咕噜咕噜”地滚来滚去,在旁边捣乱。
巧宝写字累了时,就把立哥儿抱起来玩一会儿,捏一捏他小胳膊上的胖肉肉。
— —
远在洞州府的乖宝也想把立哥儿抓来当开心果和玩具,可惜目前没有机会。
她忙着替李居逸写判词。
因为最近半年,洞州府的民间作坊和商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男女商人都瞅准商机,把本地的茶叶、丝绸、漆盒、绣品等东西往东南沿海的港口运送。
福建沿海开放海贸,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洞州府也受益良多。眼看有钱赚,根本不用官府吆喝,男女老少自发变勤快。
不过,通商变多,钱财纠纷也变多。
在乖宝和李居逸最近处理的案件中,民事纠纷远远超过刑案。
而且,相比刑案,乖宝觉得商业纠纷处理起来更得心应手。因为官府不用主动去寻找证据,只要求纠纷的原告和被告提交证据,自己再进行辨别、权衡即可,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断案,如同运筹帷幄的前朝名相。
她实现了自己的年少愿望——做一个幕后掌权者。
与此同时,她肚子里又多了一个小娃娃,小娃娃如同一个逐渐成长的小南瓜,一边香甜地睡觉,一边长大。
忽然,门外响起脚步声。
师爷七宝端着厚厚一叠案卷走进来,笑得阳光,问:“姐,累不累?”
乖宝抬起头,手中依然握着毛笔,莞尔道:“不忙完,没法安心。”
“抓住王洋表哥没?”
七宝的笑容顿时灰飞烟灭,无奈地说:“别人看见他坐船往鄂州方向去了。”
乖宝神情变得不悦,说:“他真能折腾,以前只在岳县那一亩三分地上混,自从去过京城,就如同学会飞了。”
七宝“噗嗤”一声,憋不住笑,说:“去了外地,是福是祸,就全看他自己的运气了。”
“咱们眼不见为净。”
乖宝点头赞同,说:“但愿他别打着我爹爹的旗号招摇撞骗。”
上次唐风年遭遇官场弹劾危机,事后写信告诉过乖宝和李居逸,传授官场经验。
乖宝虽然没亲身经历那场危机,但也心有余悸。
过了一会儿,乖宝搁下毛笔,决定亲自去告诉舅舅王猛关于王洋的新消息,顺便散散步。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小财主招上门女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