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途客车订单量大增,这是钢城汽车厂没有预料到的,李学武也是一样。
之所以把产能控制在每个月交付6台,就是觉得这台车的受众有限。
你想吧,这年月一台212吉普车也才三万多块钱,钢城汽车给鸿途客车开价8万到13万。
从去年7月份红星厂送给周先生第一台鸿途金标客车以来订单量增长确实可控。
月交付3台的情况下,未完成订单量基本上保持在3个月以内。
也就是说每一次交付,手里都会有9台车的订单,特种车辆制备厂发展的不慌不忙。
今年的6月份,钢城汽车考虑到订单量有所增加,便上报扩充产能至6台,整整翻了一倍。
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特种车辆制备厂产能翻倍的时候,订单量却翻了三倍不止。
订单的主要来源分别是联合企业、府办中办、部办委办,以及各外事馆和外企。
如果产能不变的前提下,现有订单已经够特种车辆制备厂忙到明年3月份去了。
而一些单位和部门已经在催了,希望能尽快拿到现车。
这台车有如何的魔力,能让这么多单位趋之若鹜,疯狂追求?
李学武思考过,无非是两个原因: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红星钢铁集团汽车工业总设计师是谁?
有人说是车辆工程研究所所长、总设计师王志,但大家都知道,看职务是不作数的。
前后参与了多款摩托车和汽车设计工作的集团秘书长李学武才是大家公认的总设计师。
为什么?
明明没有设计能力,更没有相关的设计经验,李学武为啥会被这些技术人员所追捧?
道理很简单,按照秘书长所提意见设计的汽车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内在,都承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你说内部市场没得选,狗设计的汽车都能卖脱销,那对外贸易呢?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红星羚羊汽车出口超过了3万台,彗星摩托车出口了超过10万台。
一七厂也不敢说有这样的数据吧,红星钢铁集团汽车工业真的在吊打全国同行业了。
在这份成绩单上,外人可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会当笑话听。
但是,设计和研发部门确实认真听取了秘书长李学武的意见,这才有了疯狂抢占市场的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在开发鸿途汽车的时候,李学武就接连否了不下十六个外观设计稿件。
他给出了几个设计要求:大气,沉稳,高档,简洁。
尤其是色彩不宜艳丽,整体外观要巧用支线和曲线,尤其要注意风阻的设计规范。
前前后后修改了超过三十几个版本,终于让秘书长满意了,这才有了今天鸿途的成功。
早在这个项目立项的时候,李学武就曾经断言过,这台车会越卖越好,越卖越多。
这也是回答了当时的一些质疑,大家普遍觉得这样华贵的汽车缺乏必要的市场。
现在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从订单来源上看,省办的采购量在增加,尤其是北方各省,前期订购一台的,纷纷后悔当初为什么太谨慎了,这一次加购都超过了3台。
四套班子各得有一台备用吧,省里采购了,使用了,市里也看出了这台车的好。
特别考虑到了这年月公路的状况不佳,鸿途汽车的底盘是经过调校和升级的,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路况。
真要把调研考察的领导撂在了路上,这台车的名声也就毁了。
你要说鸿途做的这么好,订单量这么多,这个项目赚钱了吗?
很遗憾,李学武是能看见财务状况的,特种车辆制备厂没有盈利,反而在亏损状态。
就算鸿途客车卖出了平均10万元的售价,可从整体上来说,工期长、手工作业、技术要求高等情况,造成了相关项目无法盈利的尴尬状况。
特种车辆制备厂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这其中就包括信号灯信息指挥车、草原虎轻甲巡逻车、剑齿虎重甲执勤车、金刚消防挖掘车、蓝海消防水炮车、9座宏运救护车等等。
现在最烧钱的还不是这些已经投产运营的项目,而是被李学武寄予厚望,圈钱无数的坦途汽车,以及陆地巡洋舰。
那么有人要问了,既然特种车辆制备厂的每生产一台产品都要亏损,那为什么还要经营呢?
后世有人也就这个问题问过雷总,他自己也说小米每卖出一台宿妻都是亏钱的。
雷总的宿妻是怎么亏的李学武不知道,但他支持特种车辆制备厂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有些产品不能单纯地以是否盈利为评判优劣的标准,特种车辆制备厂的一些产品本身就是该行业和领域的标准。
这个道理一些人可能不懂。
换个说法,现在特种车辆制备厂的部分产品还处于半流水线半手工作业的现状,很大原因是缺乏足够大的市场潜力。
但这并不妨碍红星汽车在各个专业领域圈地,树立品牌和行业标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之饮食男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之饮食男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