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义可汗意图拖吐蕃和大唐朝廷同时下水的合纵连横之举,并没有出乎李唐的意料。
由龙巢基地提供技术支持的靖安卫情报网络,无时无刻都在实时反馈着周边地区的种种动态。
新龟兹,王府行营,指挥中心。
李唐看着巨幅液晶屏幕上实时更新的各方势力态势图,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天下尽在掌握的自豪感。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形式的联盟都不过是纸糊的窗户。
保义可汗的挣扎,不过是弱者的本能反应;赤德松赞的保守,则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推断。
这些都在总控智能星辰建立的大数据推演模型之中。
锡尔河上游的铁矿,一号矿区已经完成初步勘探,探明的储量远超预期。
费尔干纳盆地的煤矿,也进入全面开采阶段。
冶炼厂、钢铁厂、洗煤厂等工矿企业,都先河破土动工。
所有工程项目中,从北庭州-锡尔河畔的铁路和公路工程,无疑是投入资源最大,聚集人力最多的超级大工程。
西北王府所属的生产建设兵团和工程兵兵团,这段时间如同滚雪球一般规模越滚越大。
查·卢波西相负责的外籍兵团,同样也进入了新一轮的扩编。
李唐的目光再次望向悬浮在半空中的全息投影地图,看着锡尔河以西的广阔区域。
黑衣大食和吐蕃王朝的选择观望,李唐当然乐于得见。
他现在需要争分夺秒,把大西北的工业体系推向更高层次。
人口是工业的基础,教育是文明的根基。
仅仅依靠先进的武器和科技,不足以支撑一个庞大的帝国。他需要的是庞大且忠诚的人口基数,以及一个能够自我造血、自我进化的社会体系。
“命令!”
随着李唐的话落,李龙的全息影像凭空出现。
“通知下去,进一步加快移民计划的推进,从关陇、中原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徒至河中地区。同时,船山书院和格物院的教育体系要全面铺开。
我们传授的不仅是汉字汉语和科学知识,更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新归附子民的心中。”
说到这,李唐顿了顿,稍作思量,接着说道:
“另外,娜扎那边的工作也要加大力度持续跟进。科技教的赤脚医生体系和卫生体,是深入民心、改变思想的重要途径。
要让新归化的民众亲身体验到科学带来的福祉和便利,让他们明白,我们带来的不是征服,而是新生。”
“是!主人。”
李龙领命闪离。
想到娜扎,李唐眼中禁不住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
他的这位学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超出他的预期。
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亲和力,把现代医学知识跟当地风俗相结合,迅速赢得了中亚地区各族人民的信任。
那些被瘟疫、疾病、饥饿折磨的民众,在科技教的圣光洒落下看到了生的希望,对李唐的敬仰也渐渐向着狂信徒迈进。
这种无形的力量,远比枪炮更具穿透力,它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中亚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
时间飞快地悄悄溜走。
不知不觉中,半年过去。
没有战争的牵扯,西北社会迅速进入和谐、稳定、安全高速发展阶段。
以工代赈、 以工代干、以工代学创新发展模式,不但让大西北各族人民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三个方面得以从灵魂层面涅盘重生,而且在各民族融合方面像是水乳相融亲如一家。
特别是西北王府投入巨资以锡尔河和阿姆河为中心规划大型水利工程,建也每次次覆盖河中地区的大型灌溉网络,更是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深刻意识到什么是天朝上国的煌煌圣恩。
这不仅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为工业人口提供充足的食物保障,更能为未来的轻、重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水力资源。
新的行省规划制度、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最低社会保障和医疗福利,让西北王府迅速建立起一整套高效、廉洁的行政体系,把“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指导思想深入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
不论哪个民族,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而言,只要执政当权者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住好房、治好病,他们便会以最忠诚的信仰最大程度地奉献他们最卑微的心力。
随着西北王府治下土地面积越来越辽阔,土地有限私有化的政策,不以李唐的意志为转移,多次从裴度等人提交的合理化建议书呈现在他面前。
裴度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在河中地区推行土地私有化政策,有利于刺激移民和开发,鼓励从中原来的贫苦农民开荒屯田。
如果仅仅只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之地,在人口不足千万基数这个前提下,李唐想让所有土地全部国有,杜绝土地私有化,或许可以实现。
然而,在把大半个北方草原、大半个中亚地区纳入西北王府的领疆版图,总人口基数突破两千万人后,李唐不得不对他的个人想法作出适当调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晚唐:开局一条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