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让你坐镇中枢,是希望你成为连接西北与中原的桥梁,而不是让你把家族势力引进来,在这片本王好不容易才“清洗”干净的土地上,培植出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当然,李唐也能理解。
水至清则无鱼。
一个完全由王府掌控的铁板一块的社会,缺乏活力。引入适度的、可控的竞争,利用这些世家商团的资本和人脉,来加速西北的商业繁荣,也未尝不是一步好棋。
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这条鲶鱼,必须养在王府挖好的池塘里,绝对不能让它有机会跳出来,甚至妄图搅混整个池塘。
“多谢钱老板解惑。”李唐站起身,拱手道,“天色不早,我们也该去寻个落脚之处了,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钱万通也站起身,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唐一眼。
李唐冲四周拱了拱手,神情泰然举步朝外面走去。
一走出酒馆,拐过一个街角,李唐的脚步便微微一顿。
一直在外面警戒的一名侍卫悄无声息地来到李唐身侧,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道:“主人,有两条尾巴。从我们出酒馆就开始跟了,是街道办的人,受过基础追踪训练,但很业余。”
李唐嘴角泛起一抹会心的微笑。
这场波及整个西北大地的全民“反间防谍人民战争”,其效率还真不低。
他们这些个口音、穿着都与本地人迥异的外来者,又在酒馆里高谈阔论妄议朝政,自然已经就被当成了“可疑人员”。
“不必理会,让他们跟着。正好看看这靖安司的流程是怎么走的。”李唐淡淡地吩咐道。
“是,主人。”黑袍侍卫的身形再次消失。
李唐走出四海酒坊后,关中三杰兄弟三个没过多久也结帐离开,很快便淹没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只不过,郑松和熊大力显然没有意识到他们身后有人尾随,兀自沉浸在酒坊里获取的骇人听闻情报信息。
“那个姓钱的胖子,绝非等闲之辈!”
郑松压低声音,神情凝重地边走边说道:“此人对西北王李唐心思的揣摩,几乎是八九不离十。如果真是这样,没准我们此刻已经被西北王府的人盯上了。”
说完后,他下意识地扭头朝身后打量。
熊大力暗自凝神提高警觉,边走边道:“某家有种很不好的感觉,这次西北之行没有我们来之前所想的那般简单。”
“有啥可怕的。脑袋掉了也不过碗口大的疤。”
老三周清摸了摸光头,瓮声瓮气地嚷嚷道:“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说话间,他们兄弟三个来到沙州新城的中轴线主干道。
沙州新城的建设规划,与这个时期的大唐中原任何一座雄城绝然不同。
整座城市到处都呈现后现代风格的简约、规整。
笔直宽阔的街道,全都是柏油马路铺就而成。路面干净得看不到一点垃圾。街道两侧,是统一样式的二层或三层砖石或砖木结构建筑,鳞次栉比,风格统一,透着一股严谨的秩序感。
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李唐悠哉游哉地漫步在摩拳接踵的人流中,感受着充斥滚滚红尘气息的市面繁华景象。
不得不说,新沙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之快,着实有些超出他的意料之外。
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眼前的沙州新城,只不过是他宏大蓝图的一个缩影。
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五年苦心蛰伏、两载悉心经营的成果。
李唐现在很庆幸自己之前果断下决心动用龙巢基地的“禁忌力量”,再创神迹,提前让西北铁路网横空出世。
否则的话,要想光靠还在学习培训中的八百多万西北军民修通铁路交通网,最起码也得再等十年。
表面上看,吐蕃、回鹘、大唐中原朝廷等多方势力都被西北王府展显的强横武力深深镇慑。但实际上,自家事自家知,李唐很清楚自己是靠伪造的种种神迹借神权这张虎皮大唱空城计。
西北王府需要时间来发展积蓄力量,吐蕃、回鹘、大唐、波斯等各大势力同样需要时间来探查他李唐的真实底细。
若非吐蕃王朝和回鹘汗国原本就是神权至上的国度,对神明怀有天生的敬畏之心,光凭船山部落众和数千安西军老卒,想把数十万吐蕃大军赶出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眼下的西北大地,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根基尚浅。唯有不断有诸般“神迹”推陈出新,方能让吐蕃人和回鹘人不敢轻举妄动,给西北王府强军富民争取时间。
事实证明,李唐的阳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神权这玩意,在这个时代的确大有可为。
科技教很有必要大力发展,尽最大可能让旗下教众信徒撒遍全天下。
至于吐蕃、回鹘、波斯等各方势力通过科技教引进并掌握火枪火炮的生产制造技术,会不会对西北王府构成军事威胁,李唐直接选择无视。
实在是以这个时代的人类认知,如果没有外力科技介入,要想消化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文明跃迁,没有数十年的发展积累,根本不太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晚唐:开局一条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