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乐观的李十二重振心情,他决定先回兖州看儿女,并与杜甫相约明年秋聚于兖州。
如果说,上一次洛阳相遇,杜甫的心态还是凡人仰望谪仙,光芒万丈,却又惊鸿一瞥,有那么一点不真实。
那么此番第二次同游,杜甫和李十二的距离就更近了一步。
看着李十二的背影消失在夕阳远山的光影里,那么洒脱,那么自由,杜甫的心中,有三分不舍、三分担忧,剩下的便是羡慕。
第二年秋天,李十二与杜甫依约聚于兖州,把臂同游。
再见杜甫,李十二看着瘦下去不少的青年,作《戏赠杜甫》打趣道:“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哈哈一笑,叹道:“李兄风采胜昔,弟不如也。”
在兖州时,李十二和杜甫白日同游,夜晚常常抵足眠谈,到了亲密无间、相交莫逆的地步。
杜甫因为去年科考再次不中有些惆怅,李十二就领他去北城郊外寻访一位叫范十的隐士,他是李十二的故交;兖州一带自古崇尚黄老之术,李十二和杜甫还一起随董奉先炼丹,可是空手而归。
如此两个月后,杜甫和李十二再次分别。
临别的时候,杜甫写下《赠李十二》道:“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里边,既包含着杜甫对李十二才华和豪情的赞美,但也隐约有一些规箴之意。
无论多么向往,杜甫也不可能如李十二那样痛饮狂歌。他能做的,是以知己好友的身份奉上一点温言细语的规劝。
李十二则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道:“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十二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格外低落,冥冥之中,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他和杜甫最后一次见面了。
飞蓬无根,江湖路远,两颗闪耀的星辰,从此,各自运行,再未相见。
“然而,你知道吗?”
天宝九年(750年),随州一别七年后,在石门山重新见到老友元丹丘的李十二,深情款款看着自己身边二十五岁的美丽妻子宗氏,一脸得意笑容向许仙炫耀道:“我在梁园寺庙墙壁上题的那首《梁园吟》,却让我娶到了一个好内人。”
许仙早已听闻过这段“千金买壁,老夫少妻”的佳话,也知道这宗氏是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许仙并不去管李十二的得瑟,反而有点担心李十二的未来。
因此许仙毫不避讳李十二,看着宗氏,认真嘱咐道:“李兄天真赤诚,一心报国。以贫道所观闻,未来天下必有大乱起,还望嫂子届时多留心提点一下李兄,莫要卷入是非漩涡,误了清白,葬了性命。”
宗氏略一沉思,已明其意,对着自己丈夫最好的朋友,很认真郑重地点了点头。
“安禄山真的敢反?”李十二忍不住直接问道。
许仙笑了笑,意味深长道:“安禄山就算不想反,也总有人会逼他反的。如今他节度平卢、范阳,闻天子更有意加之兼河东节度使。到时候安禄山节度三镇,如此强势,不反也得反。”
李十二默然,欲言又止,宗氏则敛眉低首。
过了好一会,李十二叹了口气,顾盼许仙左右,转移话题,笑问道:“元兄,怎不见公孙姑娘,和你的侍女梨涡呢?”
许仙端起茶杯,目望远山白云,轻抿了一口茶,不说话。
李十二没有多想,便要追问,看出点什么的宗氏却微不可察地向他摇了摇头。
许仙沉默良久,方才放下茶杯,开口,声音幽幽道:“一个死了,杀人的那个被我赶走了。”
喜欢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