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与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有钱可以买权,有权可以捞钱。
钱买权可以捞更多的钱,权换钱可以买更大的权。
没有钱,权维持不了运转。
没有权,钱再多也守不住。
这两者很多时候是共生关系。即:有钱的人会渐渐变得有权,有权的人会渐渐变得有钱。权与钱可以联姻,以钱养权,以权护钱。
权势败落,钱财就会散去。财富流失,权就没了根基。
佛门乃清净之所,本不应与财富和权势挂钩。信徒的供养应该用在佛事上,寺庙里的职位,不应成为捞钱的工具。
水体之所以变臭,是营养物多了,滋生了腐败。
庙里香火盛,说明信徒给力,本是好事,但有人对这些香火钱动了贪欲,就不好说了。
李二狗想,既然这些钱在这里不能用在佛事上,那就给别人用吧。
功德箱里的钱,每天都要登记造册的。没有方丈的审核,一般人是不能挪用的。
但是大和尚要用钱,就方便得多,他想支多少就支多少。他不一定是自己直接拿,他可以把钱拨付给别人。
有时候,信徒干脆把钱直接捐给大和尚,根本就不入账。
记账,只是为了约束其他人,以及让大和尚知道庙里还有多少钱。
贤才本是中央财经大学的一名硕士生,前年在龙隐寺剃度出家,做了大和尚的徒弟。大和尚本来认为他是自己的徒弟,安排他做寺里的监院,便于自己支配寺里的资金和各类物资。但后来发现这家伙专业性太强,做事太死板,一点也不知道变通,于是前几天就打发他去藏经阁做了图书管理员——知藏。
李二狗那天去藏经阁借书,便认识了贤才,虽然没有聊什么,但也知道了他的经历。
自从那天以后,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
龙隐寺平时每天的香火钱平均有3~5万左右,节假日可能会有5~8万不等。有时候也会有波动,尤其是受天气影响较大,一天收入不足1万的也有。
但自从贤才去了藏经阁,寺里的游客数量未见减少,香火钱却急剧下降,每天都不足万元。
前几天,大家还以为是正常波动,但一星期下来,就觉得不正常了。
大和尚增派数人专门守护功德箱。
游客和信徒的捐赠并未减少,甚至还略有增加,结果一天下来,打开功德箱一数,还是不足1万。
于是大和尚派人整天盯着功德箱,一有人捐钱,就暗地里记下一笔。一天下来明明有2万多元,可是,到了晚上打开功德箱一看,更少了,只有区区3000多。
这就怪了。难道这功德箱里有机关?
换个功德箱。
结果还是一样。
大和尚决定,改用有机玻璃,做一个透明的功德箱,并在旁边安装了监控。
结果还是一样,开箱后数出来的钱数和默记的钱数相差太大了!
真是活见鬼了!
鬼也不敢在庙里作妖啊!
这可怜的收入,也只能够维持庙里的日常开支罢了。
庙里没了收入,他这个方丈还玩个锤子!
大和尚相信,这绝对不是人盗窃的,报警也没有用。
于此同时,捉鱼寺的功德箱竟然天天暴满!
“师父,今天又收了两万八!”何必小和尚点完功德箱里的钱,有点兴奋。
“噢?”何苦老和尚应了一声,心里也有些犯嘀咕:“哪来这么多钱?今天没来几个人啊?外面还下着雪呢!”
“师父,我这衲衣都破了,这天也太冷了,我们是不是该换件暖和些的了?”
“好,好,你明天支200元,去给我们俩添件过冬的衣服。另外,再买几斤素酒来。”
“师父,我可从来没见过你喝酒啊!”
“以前是想喝没钱买,现在咱不是有钱了嘛!”
“师父,咱出家人也可以喝酒吗?”
“当然可以,以后,我天天都有酒喝啰!”
“那我也可以喝吗?”
“不行。”
“为啥?”
“我喝酒是修行,你喝酒会乱性。”
“师父又骗人。”
“出家人不打诳语。”
“噢。师父,那这剩下的钱怎么办?”
“买点好吃的。”
“光买吃的也用不完啊?”
“给那几个挂单的也做身新衣服吧。”
“那也用不完啊,这几天下来,都有七八万了。说不定后面每天还有这么多呢!”
“钱不是越多越好吗?你愁什么?”
“可是钱再多,花不出去,那也没用啊?”
“你想怎么花?”
“我哪知道啊?我这不是问你吗?”
“瞎操心,攒着,到时候自然有用处。”
……
释永净决定,废弃功德箱,改用功德簿。
这一改又出现了新问题。
本来请香的人并不问价,只是按自己的心理价位认捐的,所以一般都是多捐,甚至十倍百倍地捐。
现在要记在功德簿上,和尚在那里收钱记账,这就成了买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湖心有个小岛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湖心有个小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