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鹏飞几经撬动后,一块条石开始松动了。
刘根柱赶紧说:“大侄子慢来!你最好先找块布把鼻子和嘴捂起来,我们也稍离开点儿。”
“噢!对对对。根柱老弟提醒的好!”岳子聪说。
鹏飞马上也明白怎么回事了,谁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要是有什么有害气体出来,或有暗器什么的。这不是书里面和传说中经常描写的情节吗?
也没准备什么口罩一类的东西,他干脆就把外衣围在了脸部。岳子聪和赵惠玲,根柱退后了好几米。
鹏飞稍镇定了一下,然后猛地一使劲,条石顿时被撬开一条好几公分的缝隙。再使劲一撬,一块条石翻到一边。此时他们看到,地柜里露出了像瓷坛一样的东西。
岳子聪走近了地柜,手机近距离的记录了刚才的一幕。
“爸,是不是打开?”鹏飞问。
岳子聪看看刘根柱说:“若没有什么异常,我看可以。”
刘根柱点点头。
鹏飞说声好嘞!跟着撬开了另一块条石,直至把地柜一头儿暴露在外的条石翻开,地柜里的瓷坛便展现在大家面前。
鹏飞看了看,瓷坛上下两层摆放在柜子里。用树枝从俩瓷坛瓶口的缝隙中往里探看,好像一层有四个,那就是共八个坛子。
坛子不太大,长方形,高约四十多公分,宽和长各三十多公分左右,坛口上用油纸包着。
鹏飞试着要搬一个坛子出来,可试了试,没搬动。噢!他明白了。因为坛子码的太紧,里面的东西又沉,不是他搬不动,而是没法用力。
于是在刘根柱的指导下,鹏飞慢慢的移动顶盖,跟着,大半个瓷坛露了出来。
岳子聪看差不多了,说:“先打开一个看看吧!”
鹏飞揭去了坛子上面的油纸,露出了被黄蜡密封的坛口。去掉黄蜡,揭去盖子,里面的东西立刻暴露在大家面前。刘根柱惊叹一声说:“是元宝!”
“哇!真是元宝。”鹏飞也惊喜道。
“飞儿,拿一个过来看看!”岳子聪说。
鹏飞拿了一个过来,岳子聪仔细记录了一下元宝的形状,铭文等。
元宝表面已经氧化,但上面的铭文还清晰可见。
他一边记录,一边说:“你们看这上面的铭文,这是同治元年十月,太谷县,解永命五十两。这是咱们山西的呢!飞儿,你再看看其它的。”
鹏飞又取出几锭,他看了看说:“呃!这锭是咸丰年,扬曲县乔大元,五十两。另一锭则是道光年,徐沟县赵凤仪双喜,五十两。”
“噢!看来这些都是咱们山西的官银。算算年头,也百年以上了。”刘根柱说。
岳子聪说:“其它的也就甭看了,估计都差不多。”
赵惠玲发愁说:“这么多银子,放哪儿啊?”
“子聪兄,这些财宝你可要保管好。更不能让外人知道!财不露白啊!”刘根柱说。
“是啊!我真还有点儿发愁呢。看来只能尽快运回BJ了!飞儿,这事你来办吧!”岳子聪说。
这时刘根柱说:“要尽快处理,以免麻烦!”
“对!那就先盖起来吧!先回去休息,再想办法怎么处理。”岳子聪说。
“好!那你们吧,这里我来处理。”鹏飞说。
岳子聪和妻子,以及刘根柱先回去休息了。
此时他想,怎么把这些东西运回BJ呢?而且还要秘密进行。
家里就自己一个壮劳力,找人帮忙又不方便。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妹妹的电话。
给小妹交代了一番,离开园子,回去给爸妈说了一下安排,现在就等心远来了。
对那些宝贝,岳子聪总是不放心,他和老伴儿俩,干脆就到园子的小亭子里坐着聊天儿。
鹏飞没事,也到园子里来陪爸妈。
当他看到那棵枣儿树上结的枣儿,有的已经红了,就说:“爸,枣儿什么时候成熟啊?”
“呃!你问起这个来了,我小时候也问过你爷爷。记得他说,七月十五枣儿红圈儿,八月十五枣儿落杆儿。意思是说,农历七月十五时,枣儿的皮开始发红。你看此时已经是全红时期,也是储存糖分时期。等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后,枣儿就成熟了。开始打果儿,然后进行晾晒。晾晒几个月后,就成了大红枣儿了。”岳子聪笑笑说。
“噢!可惜这棵树太老了,也没怎么管理,完全是自然生长。你看,好像没结几个枣儿。”鹏飞遗憾道。
这时老妈说:“你怎么没注意那棵小枣儿树呢?也开始结果了!”
“噢!我还真没注意呢,真的呀!爸妈,这棵小枣儿树可要好好管理了!”他说着走了过去。
岳子聪和老伴儿也跟着过去了。
“嗯!没想到啊。居然老枣儿树也有后代了!可惜那棵杏儿树了,听根柱说,今年还结了不少杏儿,可甜了。明年,对!明年一定来尝尝。”岳子聪说。
赵惠玲说:“那棵核桃树再不管理一下,也不行了。你们看,稀稀拉拉的才结了那么几个核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国接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回国接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