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原来是这样,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呢?”老妇人问道。
“大爷,大娘,您们知道怎么去蓟州吗?”易欢右手伸到后面,握住了烧火棒,心稍安。
“你打算一个人上路?这兵荒马乱的,太危险了。”老妇人不赞同地道。
“不去蓟州,我就没地方可去了。”易欢垂首,一副无措的模样。
老头守着这个小站,收入微薄,老妇人虽然同情易欢的遭遇,却也不能收留她,叹了口气,“老头子,你说怎么办才好?”
那老头想了想,道:“上午有火车经过时,你上就去,能搭一段路,就搭一段路。”
“我看到那些兵痞把铁轨挖断了,火车还能过来吗?”易欢抬头问道。
老头双手一拍,“我说呢,昨儿一晚上,都没听到汽笛声,敢情是那些兵痞把铁轨挖断了,我得去镇上发个电报,让人去把铁轨弄好。”
“大爷,这里离镇子远吗?”易欢问道。
“不远,也就三十里路。”老头笑道。
易欢嘴角抽抽,好吧,比起她昨晚走的路,三十里路的确不算远,“大爷,我能不能跟着您去镇子里,然后找车去蓟州?”
老头还在犹豫,老妇人答应了,“老头子,今天都腊月二十一了,我也要去镇上买过年货,我们就带着这姑娘一起去镇子上吧。我记得镇上的余家要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往蓟州,送年货给他亲家的,或许能捎带这姑娘一程。”
“谢谢大爷,谢谢大娘。”易欢立刻顺杆往上爬。
两老收拾了一番,还给易欢收拾了个小包袱,然后领着易欢往镇子里去,老头在前面走,易欢柱着一根棍子和老妇人跟在后面。易欢对两人的戒备之心还没有完全消除,借口脚疼,拿了根当拐杖的棍子防身。
这时,找不易欢的少霞,快急疯了,“四小姐,四小姐。”
“没有看到尸体,那就表明七弟妹还活着,这里找不到,我们一路寻过去,一定能找到七弟妹的。”王红存着侥幸之心。
一行人在周围又找了一遍,仍然一无所获,只得原路返回,沿着铁轨往前行;等他们走到小站时,已近正午,易欢跟着两老刚到镇上,“高大爷,杨大娘,我们找个店吃点东西吧。”路上聊了天,把两老的姓氏给问了出来,她编了个假名,说自己叫高乐。
听到易欢这名,杨大娘笑道:“真是巧了,说不定你和我家老头子,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高老头急着去发电报,这个镇不大,唯一的电报机由镇长亲自管着,杨大娘则道:“吃饭不耽工,先吃了你再去发电报也不迟。”
三人往街上的小店去,他们刚刚转过弯,三辆小汽车和两辆坐着士兵的拖拉车远急速开过,颜子康和颜子回就坐在第一辆小汽车里。
到了小面店,易欢点了三碗阳春面,六分钱一碗,三碗才一毛八分钱,易欢掏出一块钱,递给店老板。杨大娘看着那钱,目光闪了闪,“乐丫头,让你破费了。”
“能遇上高大爷和杨大娘,是我的幸运。”易欢挺感激两人的,要不是他们,她上哪里知道这里还有个小镇?
吃完面,高大爷去镇政府发电报,杨大娘领着她去余家;余家是镇上的大户,住着镇上最好的一栋大宅院。正门,她们是进不去的,去的是后门,见那门子认识杨大娘,易欢紧张地握紧了棍子,她不敢进去,她害怕里面是狼窝。
杨大娘笑了笑,问道:“贵府送年礼去蓟州的车子可走了?”
门子问道:“收拾好了,正要走,怎么,大娘这是要搭顺风车?”
“我不去,送我这个侄女过去,我女儿前不久托人回来说有个什么服装厂要招人,我这侄女想去做工赚钱。”杨大娘笑道。易欢讶然,没想杨大娘会跟别人这么说。
“这快过年了还招人啊?”门子诧异地道。
“听说要赶工,人手不足。”杨大娘编起谎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说话间,从里面走出一个壮汉,冲着杨大娘喊道:“姑母,您过来有什么事?”
“秋生啊,今年还是你押车去蓟州吧?”杨大娘问道。
杨秋生笑问道:“是的,姑母可是有东西要捎给表妹?”
“不是捎东西,是让你捎个人,这是你姑父的侄女,要去蓟州找你表妹。她这也算是你表妹,你一路上可得好好照顾她。”杨大娘笑道。
“姑母,您放心。”杨秋生看了眼脸上脏兮兮的易欢,这个表妹出门怎么也不洗个脸?
“表哥好。”易欢挺上道的。
“你在这里等,一会车就出来了。”杨秋生叮嘱了一句,和杨大娘又说了几句,就先进去了。
易欢拉杨大娘到一旁,将刚才面店老板找给她的八毛二分钱塞给杨大娘,“大娘,谢谢您。”
“这钱你留着旁身吧,丫头,出门在外,小心谨慎是对的,我们能遇上,也是一种缘份。”杨大娘拍拍她的手道。
易欢脸微红,知道杨大娘看破了她的防备,道:“大娘,钱,您拿着吧,我身上还有,虽然不多,却足够撑到我回蓟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生风月且随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生风月且随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