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焚书令,或是挟书令。
仅凭着这条法令,就是站在所有的知识分子对立面。
等到陈胜起义的时刻,孔子的后人也是加入到起义队伍当中。
还有人为,也为“焚书令““洗白”道:“博士收掌之书未焚于秦始皇”,这些书籍真正丢失的原因是因为项羽。项羽在咸阳大肆屠杀百姓、烧宫殿时候,把这些很珍贵的书籍焚烧了,从此这些书籍就遗失了。
秦始皇本身也强调“农耕”、兵甲制造、植树之类的富国强兵之法,而这些又都是技术活,需要经验,而经验又被人记载在了书里。所以对于科学技术类的书,秦始皇根本没必要去焚烧之。
可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
这个时代的书籍,都是用竹简记载,书籍流传本就困难,很多只是孤本,焚烧就没有第二本了。
不像后世有印刷术,所谓的禁书其实无法禁止,越是禁止,越是出名。
而且某人不尊敬知识分子,不尊敬读书人,肆意的责打读书人,动不动就惩罚为城旦鬼薪,能指望其爱护书籍,好似爱护生命吗?
很多书籍被半路焚烧了,至于被放进秦国书库保存的只是少数书籍。
至于,农耕兵甲之类科技书籍,不焚烧。
只能是说想当然了。
后世小说,有敏感字之说。
小说当中,只要出现几个敏感字,立刻被封禁。
同样的道理,很多科技类书籍当中,只要出现几个敏感字,就是被焚烧毁灭。
很多农家墨家等,在竹简上书写的时刻,会引用三王的主张,用着先人的言论,可能只是几句言论,于是被焚烧了。
文化浩劫,这不是瞎胡说,而是真实存在。
焚烧了百分之九十的书籍。
三坟三典等,很多书籍皆是在这个时期消失了,因为竹简,龟壳记录不易很多就是孤本。
事实上,靠着焚书,靠着愚民之策,只是下下策,不仅与诸多知识分子关系恶化,还让王朝的根基不稳。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普及教育。
后世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结果也很傻很愚蠢,不然也不会有叫兽砖家之称。
赵政说道:“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兵戈之战,就是靠着干戈,盾甲等,攻占敌人的城池,一种为思想之战,世俗当中有非儒即墨之说,可见儒家学说的盛行。而今忙于修建郑国渠,对于六国的进攻减缓了很多,却是有纸张,书籍等,对六国发起攻击!”
……
PS:昨天有事情,没有更新。
喜欢始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始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