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段谈行文乐趣。指出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借助想象可以无中生有,于寂然无声处听到声音,一旦写成文章,其乐无穷。第五段深入一层谈到客观世界森罗万象,即所谓“体有万殊”,而作家又各有才性,观察万物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所谓“物无一量”,这就必然表现为千姿百态的作品面貌。作者指出:“虽离方而遁员(圆),期穷形而尽相。”即使偏离写作的规矩,但只要做到“穷形尽相”,极尽物态与人情,也就达到了写作的目的。在这一段中,还谈到不同才性的作家各有好尚(见“故夫夸目者尚奢”等四句),各种不同的文体各有特点(见“诗缘情而绮靡”等十句),但对于写成的作品都应有“辞达而理举”的共同要求,即文辞要畅达,思想内容要充实。
从第六段开始,转入对“作文之利害所由”的论述。先用五个段落(第六至第十段落),论述作文利害的关键。首先提到的是构思和遣词的总原则:“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构思讲究巧,用词追求妍。所谓“妍”,在陆机的文学思想中,除了词采美,还包括声韵美在内。因而在意巧辞妍的总原则之后,紧接着谈到的声韵美的问题(第六段),以及其他几个有关作文利害的关键问题:熔裁(第七段)、警策(第八段)、独创(第九段)、秀句(第十段)。独创和熔裁作为文章成败的关键问题是不难理解的——步人后尘,拾人牙慧,肯定是等而下之的败笔;“或仰逼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一篇之中,前后段落互相矛盾;“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一句之中,或句与句之间,辞意不相谐调;如果无炉锤与裁剪之功,无疑也是不可能成为一篇佳作的。是否讲究声韵美,为什么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问题呢?凡文章都有一个声韵美问题,陆机据以立论的“先士之盛藻”,主要是诗歌一体,声韵美对于诗歌尤为重要。节奏的快慢,韵位的疏密,字句的平仄,韵字的调类,以至声母(辅音)的清浊与韵母(元音)的开合,无不与所抒之情息息相关。沈约说:“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对于音韵美的作用尽管不无夸大,但也足见其在诗文创作中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了。那么,陆机为什么又把警策、秀句作为作文利害的关键问题呢?陆机心目中的“警策”,是指处于重要位置上的片言只语(“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后人解释说:“凡文章必有一段或数语为一篇之精神所团聚处,或为一篇之精神所发源处。”(陈柱《讲陆士衡文赋自记》)可见是指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与后人心目中的警句并不是一回事。大体上相当于警句的句子,刘勰称之为“秀”句;“秀”是杰出的意思,“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文心雕龙·隐秀》)。陆机将秀句比喻成开放的花朵(“苕发”)与竖起的禾穗(“颖竖”),有着与普通字句不同的独特风神(“离众绝致”)。警策与秀句,有时可能相统一,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既体现了全诗的中心思想,是警策,又是篇中最杰出的一联,无疑是秀句。但像“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悰筵中赠美人》),可称之为秀句,却说不上是警策。可知秀句的范围要大于警策,凡警策都是秀句,而秀句却不一定就是警策。警策的重要性在于:“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尽管文从字顺,条理井然,但还有待于画龙点睛的警策突出主题,使全篇纲领昭畅。秀句在篇,有如“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与平凡的字句相映成趣,使文章增色。重视警策与秀句,表现了作者的艺术辩证法的思想,他是注意到了主要与次要之间(警策与其他文字之间)、杰出与平庸之间(秀句与常音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的。
从第十一段到第十五段,是论述“作文之利害所由”的另一个层次。上一层次论述作文利害的关键,主要是从正面建树的角度提出构思遣词的总原则以及声律、独创、熔裁、警策、秀句等问题;这一层次主要是批评写作中常见的缺点,以音乐作比,逐层剥进,指出五种文病:“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篇幅太小,不足以成文;“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虽然篇幅较长,但段落间不够谐调;“犹弦幺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虽然谐调了,但违背事理,缺乏真情,并不动人;“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虽然能够以情动人了,但放纵感情,投合世俗的口味,说不上高雅;“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虽然已堪称高雅,但过于清淡质朴,说不上繁富艳丽。其中两见的“悲”字,并不局限于悲哀的感情,而是扩展一步,泛指动人。这一用法,在前代屡见,如《韩非子·十过》篇记师旷论乐提到的“悲”,《淮南子·齐俗训》指出弦乐器是“悲之具”,以及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所说的“师旷调音,曲无不悲”,几个“悲”字,都是动人的意思。在对五种文病的批评中,同时表露了作者对艺术美的理想追求:应、和、悲、雅、艳,即要丰富、谐调、动人、雅正、华艳。如果仔细寻绎作者的论述,不难发现他心目中的艺术美,并不仅仅关系到形式方面的因素,如文病一的篇幅,文病二的谐调,文病五的华艳,而且与思想是否纯正、感情是否真实、情趣是否高尚有关,如文病三批评“遗理以存异”、“言寡情而鲜爱”,文病四批评“徒悦目而偶俗,故声高而曲下”。这表现了陆机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心领神会,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文艺理论家的高瞻远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侠影美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