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段直接批判战国游士的危害,说明必须坚持正道,这和上段紧密相联。第一句“战国之游士则不然”引起全段,说明和孔、孟相反。下面先分析他们的基本出发点:“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这和上段的“勿苟”正相反。“偷”就是“苟且”。接着用“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两句对他们的表现做出高度概括。“其相率”句起,说明“得不偿失”,亡国灭身的严重后果,然后说明“其为世之大祸明矣”,再慨叹“而俗犹莫之寤也”,又回到刘向身上。这是本段的一大层,从理论到实践批判战国游士的危害,表明其说不可从。“惟”字起是第二层和上一层对比,以申述第三段的论点,说明孔、孟等古之圣贤从来没有用游士之说来代替先王之道的,这样刘向的“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的错误就不言自明了。从第二段到这里,一方面申述孔、孟之道,一方面批判《战国策》中所表现的思想的严重危害,以论证刘向文章中的错误态度。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既然危害如此严重,为什么要辛辛苦苦搜集整理这部着作?下一段就设为问答之辞来解决这个疑问,并阐述对待这本书的正确态度。
第五段先以“或曰”提出问题,再用“对曰”阐明正确态度,不是“灭其籍”而是分析批判它的危害,使人知不可信从,然后又举《孟子》为证。这是一层,从道理上说“放而绝之,莫善于是”。下面再从史料价值说“固不可得而废也”,说明自己校定是必要的。
第六段和第一段相呼应,说明本书注本的存佚问题。
这篇文章议论正大,既有原则立场又有辩证态度;破得充分,立得牢靠,而语气从容不迫,以理服人。第五段谈到对待《战国策》之类有错误观点的史料书应该如何对待,在今天还有借鉴的价值。在曾子固文章中这算是上乘,《宋史》称其“本源《六经》”,这也是适例。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侠影美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