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鲜明对照,描摹人物穷形尽相,传神写心。失志时“羸縢履屩,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愧对家人见于颜色;得志时“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骄其妻嫂流于言辞。家人情态表现,也各恰如其身分:苏秦失志归家,先见其妻,妻居家主织,不下机,写其目中无夫;嫂留家司爨,不为炊,写其目中无叔;亲生父母冷淡,不与言,写其目中无子。苏秦得志后路过洛阳,并未归家,父母先以一家之长,带头隆重远迎,写其屈尊俯就;妻最亲昵,接见时不敢仰视正听,写其惶惑不安;嫂曾得罪,匍伏拜谢,写其惊恐畏惧。作者特以苏秦“嫂何前倨而后卑”的调侃语,逗引出其嫂的表白和自家的总结。这些坦率的心声,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指摘了当时的庸俗世态。
作者在议论中善用类似辞赋的夸饰铺张手法和排比错综句式。如苏秦为了突出秦为“天下之雄国”,从东西南北分叙秦的农桑猎牧,山岭关塞,又合写田肥民富,车多卒众,极力吹捧秦王之贤,军事之强。经此一番渲染,气势奔放,辞意飞扬。在列举历史典故时,也一气连用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的九件征伐事例,以增强论证力量,凌厉挥霍,先声夺人。在综叙外交、策论、法令、文教、信义等徒劳无功时,于“古者使”三字后边,竟叠用二十五个四字句作分层排比,辞意纵横,炜晔谲诳。批评“今之嗣主”,连续以六个三字排比句直逼惠王,有不可当之势。又如秦王答语,由一个飞鸟的妙喻,引出三句“文章不成者”云云互文排比,精微朗畅。作者高度评价苏秦合纵决策的作用和功效时,则相继使用了“天下之大”与“不费斗粮”等九个四字排比句,充分肯定,反复强调。但苏秦论战一节,虽运用演绎归纳,着意渲染秦国用武的有利条件,却未顾及其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虽引证古今,兼从正反两方立论,大肆宣扬攻战之利与不战之弊,却回避和抹煞治国安民、统一天下的其他条件。这种“片面夸饰、不及其余”的辩论方法为策士所惯用。这段对秦说辞尽管语繁意复,逻辑绵密,声张而势实虚,气壮而理不直,不符秦王此时此际国策要求,其结果倒是“舌弊耳聋,不见成功”了。
文章语言流利,音调铿锵,文势起伏不平,声律抑扬多变,用韵不定而自天成。论“古者使车毂击驰”以下一节,句句用韵,随辞意之停顿而频换韵脚,大抵两句一转,读来尤感繁弦急节,累累如贯珠,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侠影美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