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科技部部长林钢出声打断了秦齐清教授继续问下去的打算。
毕竟,如果再问下去,那可是违反保密条令的。
“秦教授,您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干了几乎快四十年了。这份材料您看可行性有几分?”林钢还是回归到了正题。
“林部长,我刚刚仔细看了这一份技术路线。如果按照这份路线来看,各项技术结合得非常严密,按照初步的预测,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这条路线是可行的,具体的数据需要再用超算跑一下才知道。”秦教授斟酌用词,用极慢的速度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即便老秦比谁都希望可控核聚变尽快实现,但是在这个场合他必须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这可是关系到未来的国策,容不得有一点马虎。
“秦老,我是知道您的,您一贯谨慎,如果您说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那我觉得把握是很大了。”林钢补充道。
科技部的部长也不敢把话给说死了。
“林部长,既然是这样,我们何不把写这份报告的研究者请到这儿来,当面做个分析和探讨。毕竟他的这份报告应该只写了其中一部分,还有更多更详细的部分没有披露出来。”秦教授询问道。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唯一知道研究者身份的程文轶身上。
程院士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自己总不能说,人家不来是因为正在准备高考吧?
......
正在为高考奋斗的陈仲策不知道自己薄薄的一份技术报告提交上去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于整个华国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专家都在为之坐卧不宁。
抛出可控核聚变的方案只是给自己一个保底的手段,其中还是有些不太确定的因素在其中的。
陈仲策不想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其中的不可控因素实在是太多。
眼前的高考还是得把握住。
按照华国如今的科研环境,本科至少还是需要去顶尖985高校才有机会接触到顶尖科研资源。
毕竟看出身论资排辈的情况还是太严重了。
但是,如今留给陈仲策的时间已经不足50天了。
压力不小,毕竟这和科研根本就不是一个赛道。
讲台上的老师正在喋喋不休地讲着,陈仲策充耳不闻,埋头在自己的桌子上开始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
陈仲策要凭借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徒手推演整个整个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相当于陈仲策要用最简单的公理推导出整个自然科学的体系。
以数学为例,陈仲策要从1+1\u003d2开始,从两点之间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开始,到勾股定理,到平面几何,到流数法,到微积分......
陈仲策在数学的世界里踽踽独行,从两千多年前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到笛卡尔,到牛顿,到莱布尼茨,到柯西,到泰勒......
无数数学领域的先贤走过的路,陈仲策独自一人重新出发,再次体会他们在推演这个世界本源规律时候的心路历程。
当陈仲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是晚自习快结束了。
12个小时,速成高等数学。
12个小时从不停歇,更没有摄入任何食物,只是在思考的间隙浅浅地喝了几口裴洛神给自己打的水。
陈仲策此时疲惫异常,但是他的双眼却极为明亮。
在此时,论起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可以说无人能超过凭借一己之力推导了整个数学体系的陈仲策。
即便是顶级985名校本硕毕业的陆老师也不行。
因为陈仲策他知道在推演这座数学大厦的过程中,先贤们都走过哪些弯路,遇到过哪些瓶颈,都是如何一一在绝境中突破的。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个世界小到芥子微尘,大到宇宙群星都是可以用数学进行描述。
陈仲策,强如神只。
第二天上午,6个小时徒手推演经典物理学全部定律。
第二天下午,4个小时推演整个高中化学领域全部知识理论。
再3个小时,生物学及传统遗传学理论被陈仲策推演完成。
叮......叮......叮......
随着晚自习下课的铃声,陈仲策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桌边推演所用的稿纸已经用了足足有两尺来厚。
都是空白的A4纸,在这两天中性笔芯都被陈仲策写空了7根。
密密麻麻的稿纸上双面写满了陈仲策推演过程,从此刻开始,单论对于高中阶段的数理化生的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再无人可及。
“仲策,你这两天在干什么呢?”裴青鲤看陈仲策如此投入地再做一件事情也不太好打扰,直到今天听陈仲策说自己做完了才开口询问两句。
“我啊?那天从考场上醒来以后,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的知识忘记了不少。这两天我自己一个人在徒手推演这些基础的知识,算是重新复习一遍吧。”陈仲策把裴青鲤的包也背在了自己肩上,揉揉她的脑袋温和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国士无双,徒手推演理科体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国士无双,徒手推演理科体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