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刘雯雯和韩栋都认真打量起了这瓷枕。后者更是拿到了手上,翻来覆去看了几圈,也没发现有什么特殊的。
倒是被刘雯雯抱在怀里的小紫,嗷嗷的叫唤,觉着一只爪子,就像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小学生。
奈何,除了齐鸣也没人觉得它是在回答问题。
最后还是童欣晴思路更快,但她开口回答的时候,语气也带着不确定:“上头画的是《西游记》的人物,但上头没有<沙和尚>。”
听她这么一提醒,韩栋立刻把枕头翻到正面,还真是,上头只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和<白龙马>,并没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沙和尚>。
齐鸣朝着童欣晴竖起了个大拇指,夸赞道:“还是欣晴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童欣晴脸蛋浮起两抹微红,瞪了他一眼,嗔怪道:“别油嘴滑舌了,为什么上头没有沙和尚?”
她原本还想说是不是制作的人忘了,但想想又不对。这枕头上剩余的空间不小,想多画一个人那也是绰绰有余。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件瓷枕被造出来的时候,西游记的故事里,还没有沙和尚这个人物。再说准确点,虽然刚刚那位店老板说这件东西是明代的。
但实际上,它应该是南宋以前的才对。”
齐鸣这个回答,实在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刘雯雯和韩栋第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应过来后,韩栋便立刻反驳道。
“我记得,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成书时间是明朝啊。南宋和明朝之间,还隔了个元朝,从时间线上来看,这逻辑不通啊!”
齐鸣在说出<南宋>这个时间结论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他们中会有人提出这问题来,所以也早就有了腹稿。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水浒传》,被称作四大名着。但实际上,只有《红楼梦》是曹雪芹一人写成。
另外三部,在明代以前民间就有故事流传,最后被明代的这些小说家们,收集整理,再编纂成书。”
解释之前,齐鸣特意重申了这一点,见其他人点头表示认可后,他才继续道:
“至于《西游记》,它的故事是源自,唐代的玄奘西行。这是段史实,里头的故事其实也很精彩,但出场人物却很单调,能称得上是主角的也就玄奘法师一人。
也是从唐代起,就有人根据这段史料,编出了西游记的早期故事。但直到南宋后期以前,西游记的故事里是没有沙和尚这个人物的。
而南宋后期到元朝,虽然有了沙和尚这个人物,但他的形象其实是个小沙弥,也不是书里描写的那种虬髯大汉。
只要知道了这个知识点,即便不懂磁州窑的特点,也可以断定,这个瓷枕的年代绝对在北宋到南宋后期之间,肯定不是老板说的明朝。”
说到这儿,他想起了一个有趣的事情,笑着看向面前三人,再次问道:“提起西游记,我又想起个好玩的。《西游记》的作者,你们觉得是谁?”
“吴承恩啊?!”
韩栋脱口而出,事实上他刚刚就已经说过了,齐鸣这会儿忽然这么提,实在让他有点摸不着北。
不止是他,童欣晴,刘雯雯,但凡听到齐鸣这问题,又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的都是这3个字。
随后他们也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向了齐鸣。
节目组的监视器后,副导演正跟着张导一起看着屏幕,面前五个屏幕上,实时播放着AB两组人目前的状态。
副导演通过耳机,也听到齐鸣这问题,他正嫌闷,正好借着这个跟边上的张导搭个话:“张导,你说这小子聪明,那说起东西是头头是道的,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
傻了吧唧的,居然问西游记是谁写的,这问题我那幼儿园的儿子都都知道。”
他就想用一句玩笑话,来活跃下气氛,没想到换来的是张导一声冷冷的:“闭嘴!”
训斥完手下,张导拿起了对讲机:“B队,B队,把镜头对准齐先生,给个特写,另外音效组的,注意收音,别漏了。”
“是!”
“明白!”
两声答复清晰传回,其中一块屏幕上,很快就有了齐鸣的大特写。
齐鸣也注意到了忽然朝向他的摄影机,不过他也没多想,笑着解释道:“《西游记》的作者被认定为吴承恩,其实是在乾隆时期了。
事实上,明清两朝出版的《西游记》上,压根没记录作者姓名。乾隆以前,大多数人都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长春真人丘处机。”
“丘处机?《射雕英雄传》里的那个?”
韩栋是港岛人,从小酒看金先生的小说,对这名字很熟。
“对!”齐鸣点头认可:“历史上丘处机确实写过一本《长春真人西游记》,甚至至今道教内部也有些人,认为这两部是同一本。
但这说法,被纪晓岚推翻了。因为纪晓岚发现,《西游记》第68回朱紫国中出现了司礼监,司礼监是明朝的官职,丘处机却是元朝人,这逻辑上说不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鉴宝麒麟子:从捡漏东坡砚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鉴宝麒麟子:从捡漏东坡砚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