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潼关急报,如同冰水泼入滚油,瞬间在长安太极宫偏殿炸开。
然而,预想中的惊惶并未出现在杨子灿的脸上。
他的震惊,只持续了一瞬,随即化为一种极度冷静的、近乎冷酷的锐利。
“李世民…果然走了龙门山。”
阿布的声音低沉,指尖重重敲在沙盘上龙门山的位置,“李淳风此计,确是险中求胜的毒招。可惜…”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电扫向殿中待命的将领和幕僚:
“可惜,他算得到天险疏漏,却算不到人心向背,更算不到本王,从不将安危尽系于一道天堑!”
“传令!”
“令冯翊通守段达、韩城守将赵长文,依‘甲柒’预案,佯装不敌,弃守城外壁垒,诱李世民部深入!沿途烽燧皆燃,务必将‘败退’之势做得逼真!”
“令绛郡太守王威、通守元文都,紧闭城门,加强戒备,若力有未逮,可暂避锋芒,但需尽力袭扰敌军后勤!”
“令潼关主将贺娄蛟!”
阿布的声音格外强调了这个名字,“给本王死死钉在潼关!任他李世民在外翻江倒海,潼关若失,提头来见!另,着贺娄蛟立刻抽调金陡关守将怀恩,率精兵五千,自夏阳津秘密渡河北上,沿汾水南岸东进,直插韩城以南!我要让他李世民占了韩城,却如瓮中之鳖!”
……
一道道命令流水般发出,清晰冷峻,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
殿中众将这才恍然,原来卫王早已在黄河防线的背后,布下了第二重、甚至第三重的杀招!
“甲柒”预案,分明就是针对龙门失守的反制措施!
而抽调金陡关守军,更是大胆而精准的奇招,既加强了围剿力量,又因金陡关隶属潼关防御体系,由贺娄蛟调派名正言顺。
阿布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确实没百分百算到李淳风这个变数,但他深知李渊用兵好行险招,更深知李世民年少气盛,勇猛果决,必为先锋。
龙门山险,隋军布防确有不足,但他从未将希望全寄托在一道黄河之上。
真正的杀阵,在河东岸那片看似空虚的土地上早已张开!
“李世民…”
阿布看向沙盘上那个孤军深入的箭头,眼神复杂,“确是蛟龙,可惜…入错了江海。”
二
河东,韩城。
城墙之上,已然变换了大王旗。
李世民一身征尘,血染战袍,却意气风发,望着城外正在打扫战场、收降败兵的唐军将士,心中豪情万丈。
奇袭龙门,强渡黄河,一战破韩城!
如此险招,竟真的成功了!虽然渡河时折损了些许人马,但战果辉煌!
冯翊郡的南大门已被他一脚踹开,潼关侧翼彻底暴露在他兵锋之下!
父王大军一旦渡过黄河,与他在此汇合,关中平原便将一览无余!
“殿下,韩城库府清点完毕,缴获粮草军械颇丰!”
浑身是血的段雄志玄、许洛仁、柴绍、乔轨、唐俭、侯君集等人大步走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好!”
李世民抚掌大笑,“速派快马,禀报父王,龙门通道已开,请大军速速渡河!另,多派斥候,向冯翊、潼关方向探查,警惕隋军反扑!”
他虽欣喜,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知道自己如今是孤军深入,如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腹地,四周皆是强敌。
但他有信心,凭借手中这支精锐,足以撑到父王主力到来!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派出的斥候,十之七八未能归来。
而那些侥幸回来的,带回的消息亦是“冯翊守军惊惶,正在加固城防”、“潼关方向隋军调动频繁,似有增兵”。
这些,正是阿布“甲柒”预案的一部分——用精心编织的假象,麻痹这条闯入网中的蛟龙。
三
次日,李渊主力前锋开始陆续渡过黄河,进入韩城。
城中唐军声势更盛,一片欢腾。李
世民心中的一丝不安,也逐渐被即将到来的全面胜利所冲淡。
第三日,正当李世民与陆续抵达的刘文静、长孙顺德等将领商议进军冯翊之策时,噩耗骤然传来!
“报——!殿下!大事不好!”
一名斥候浑身是血,连滚带爬地冲入大堂,“龙门渡口方向出现大批隋军,旌旗蔽日!我军…我军与河北的联系恐被切断!”
城外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牛角号声……
“什么?!”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脸色骤变。
他虽然预料到隋军会反扑,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话音未落,又一名哨骑飞奔而入,声音凄惶:
“报!西南方向发现大批隋军!打着‘怀’字旗号,兵力精锐,已过合阳,直逼我韩城而来!”
“报——!冯翊城门大开,段达、赵长文率军杀出,正向韩城逼近!”
“报!潼关方向亦有异动,贺娄蛟派兵沿河南下,似要阻截我可能南逃之路!”
一瞬间,方才还洋溢着胜利气氛的大堂,如坠冰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