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李阳就开着矿上的卡车,载着张瑞跟小慧到县供销社采购,年底了矿上要开表彰大会和文艺汇演,作为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矿长,张瑞要采购一些家用电器作为奖品。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除手电筒之外,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都属于奢饰品的范畴。
以前年底的时候,矿上都是开场表彰大会,然后放几天电影热闹、热闹就算过年了。今年形式不同了,矿工们对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农村有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矿上也想学习,于是就将产量包给了各个班组,年底多出来的都是奖金,这也是八十年代国家大力推广的吨煤包干制度的雏形。
为了能拿到更多的奖金,矿工们的生产积极性被空前的激发了出来,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那一年协谷矿过年的时候,矿工们的都在互相攀比奖金的多少,奖金少的会被大伙无情的笑话。
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矿工们的胃口了,有人喊出了两班倒的口号,不过牛刚觉得这样做太冒险,除了有紧急加班任务之外,不允许矿工们连轴转。
劳累了一年了大伙也该好好乐呵乐呵了,这些年很少听到欢声笑语。
“收音机怎么卖的?”
刚来到家电区,张瑞就相中了摆在入口处的收音机,从六十年代开始收音机就是三转一响里面压箱底的存在。手表可以看时间、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缝纫机可以给人家做衣服赚钱,这三样都是有用的东西。但是收音机就只能听广播,是个纯粹享受型的家电,在这个年代享受型的东西大伙一般能不买就不买,反正矿上统一装了广播匣子,也不耽误听国家大事。
“两个喇叭的九十五块,一个喇叭的六十八块钱!”
售货员很热情的介绍,虽然这个年代售货员的眼睛长在脑门上面,平时都用鼻孔看人,但是他们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这个人经过副食品区的时候连看都没看,一看就是个不缺吃喝的主!后面跟着的这个好像是哪个矿上的会计。小慧经常来这里采购大宗物品,跟售货员们混了个脸熟。能让矿上会计跟着买东西的,那么他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九十五的来二十台!”
张瑞大手一挥,说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呆的数字。年底的表彰大会确定了三等奖二十名,二等奖十名,一等奖五名,每个奖段都有对应的奖品。
“二十台?”
售货员瞪大了眼睛,知道矿上财大气粗,但是从没见过如此财大气粗的!
“有困难吗?”
张瑞以为供销社可能没那么多备货,毕竟这玩意一般人也买不起。
“仓库里有、仓库里有!”
县供销社后面就是供销社的大仓库,区区二十台收音机还是能拿回来的。
“门口有我们的卡车,直接装上去就成。”
供销社有正式的装卸工,虽然一般人安排不动他们,不过在面对矿上这种财神爷的时候,他们还是很听话的。
“好的,是现在开票,还是再需要点什么?”
售货员觉得这二十台收音机一卖,自己搞不好能拿个系统内部先进。
“这电扇怎么卖的?”
电风扇当年也是高精尖的东西,跟自行车的价格不相上下,为啥要在冬天发电风扇?这年头冬天买风扇、夏天买煤炭是常识!
“现在供销社只有这一款,二百三十元一台。”
冬天了电风扇降价,最近买的人挺多,但是在这个季节,这玩意又不太好补货,所以可供选择的并不多。电风扇也是这个时代的奢饰品,毕竟天热的时候可以到院子里、河沟边纳凉,在家吹电风扇就太腐败了!
“也成,给我来上十台!”
张瑞倒是没有挑剔什么品牌,这年头电风扇的质量都没得说,用个三四十年都不会出大问题。
“这电视机怎么卖的?”
今年矿上的一等奖是老牛点名要的电视机,电视机是这个时代老百姓能想象的奢饰品的极限!这玩意只要一拿出来,估计整个矿都得轰动了!
“这个是黑白的四百二十元,国产彩色的这两年缺货,仓库里还有台彩色电视机,前些年从国外进口的五千六百元。”
售货员说这个报价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年头就算是矿上的也没有那么多冤大头,会花五千多买那台进口彩色电视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的彩电价格就一直不是老百姓能想象的,就算国产最差的牌子都在一千元以上,相当于普通工人不吃不喝两三年的工资。很多进口的价格直接标到了四五千元,那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
“五千六?还真是个价呢!来六台黑白就成!”
张瑞也被这个价格吓到了,这玩意不吃不喝五六年都不一定能攒得到。黑白电视虽然也不便宜,但是作为一等奖拿出来绝对有面子!
“我马上安排给您备好货,现在开单子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炉火正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炉火正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