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今天有事吗?”
一大早,刘大春就推开办公室的门,对着张瑞露出一副自认为最真诚的笑容。
“暂时应该没事,有事吗?”
张瑞被她笑毛了,这姐姐想干嘛?劫色也没有上午劫的,自己是不是现在就到井下转转去?男孩在外面要学会保护自己。
“那行,帮我干个小活。”
刘大春最近被上级组织部门给整无语了,要么三两天没活,要么一来一大堆,干都干不完。周一正是最忙的,办公楼上,但凡能抽调的人手都被她叫了过来。
“干什么活?你们那边的活难吗?”
一听干活,张瑞就放心了,只要不涉及生命安全,干啥都不怕!
“不难,整档案,人事、组织档案什么的。”
人事档案、组织档案这东西一次整理好就不要再去扒拉它了,见过年年整档案,年年少材料的单位。
“刘姐,还需要人吗?”
王卫建毛遂自荐,这个组织科的活没有白干的,跟里面的人熟了之后转正都容易。
“够了,够了,六七个人就行,过两天杨家庄需要来一批学生,到时候还需要你过来帮忙。”
刘大春不仅从矿上四处找人,还从矿一中抽调了几个老师过来,现在都在放暑假,老师们没什么事。
“那行,到时候一定!”
王卫建尴尬的冲她笑了笑,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临时工就是这样,涉及到组织、人事之类的工作,都得靠边站,当然那些需要下死力气的事肯定少不了他们。
刘大春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徐敏跟小慧正在桌子上扒拉档案,还有三个女同志趴在一旁茶几上对资料。
“这是咱们矿一中王老师、孙老师和矿纺织厂管人事的弓主任”,刘大春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了,“这是咱们矿办公室刚分配来的张瑞、张主任。”
在基层股级干部已经可以被称为主任了,主任这个词没有级别,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职务。
“你们好”,张瑞连忙打招呼,孙老师跟龚主任年龄比较大,王老师看着还很年轻。
“小张结婚了没?”
孙老师端详了会张瑞,觉得这小伙子挺精神的。
“连对象都没有呢”
哪有见面就聊这个的,张瑞脸都红了。
“王老师也没对象,要不小张你跟王老师谈谈?”
正在一旁整理档案的王若兮做梦都没想到,这老大姐突然要给自己介绍什么对象。
“王老师可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孙老师,别瞎说,我根本配不上……”
王若兮刚才跟刘老师一起整理了张瑞的人事档案,人家家世清白,自己什么情况自己知道,哪敢乱想。自从去年哥哥、嫂子去世后,她真的什么想法都没了,好好伺候老人,抚养侄子长大才是正事。
“高材生?配不上?”
别说名牌大学了,就是地区那个准野鸡大学毕业的本科生都是县领导手里的宝贝疙瘩,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怎么可能到矿一中来当老师?
突然张瑞明白了,肯定是因为家庭问题。相对于那些老少边穷地区,协谷镇虽然也是兔子不拉屎的小旮旯,但是鲁中地区农村劳动力充足,很多专家教授来了之后就被安排到医院、学校等单位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后来这些人的子女大多都留在了当地,二三十年不长,但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辈子……
“你呀,就是太小心。”
刘老师觉得好像只有张瑞这种家庭才能护着她周全。
“刘科长,这是那批学生的资料。”
杨燕抱着一摞资料推门走了进来。
“你怎么来了?”
张瑞正愣住了,这姑娘来矿上干嘛?难道是把镇政府吃穷了?
“镇上组织科托我把今年的知青档案送过来。”
杨燕看到张瑞也坐在这里,耳根都红了,最近像程燕、左楠楠这种损友可没少拿他笑话自己。
协谷矿作为协谷镇的驻地单位,有时候也会帮镇上处理一些档案文字的工作,毕竟镇上经济困难,来协谷矿整档还能能省点档案皮、档案盒什么的。由于杨燕本身就是杨家庄的,家里好几个亲戚都在矿上,镇组织办让她过来协调,矿上也不好意思推辞。
“这就是今年那批要来的知青档案?今年厉害了,不是北京就是上海的。”
刘大春接过那摞档案翻了翻,都是大城市里来的,应该错不了。相比那些去老少边穷地区的,来鲁中山区的已经算不错了,起码还是个沿海省份,不那么穷。
“嗯,今年都是好地方的,不知道能不能在我们这待得住。”
鲁中地区相比那些老少边穷地区还算是富裕的地方,所以在当时新县人的普遍印象中,这些知青在这边应该也待不了多长时间,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挂职锻炼。
“他们住宿的地方呢?”
知青们在住宿的地方跟矿工家属院不一样,大伙都觉得他们在这边也就三五年,镀镀金就走了,准备点集体宿舍就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炉火正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炉火正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