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萧鹏下车看着眼前的人直接爆了粗口:“我眼花了吧?老袁,你怎么在这里?”
一个身材高大体型健硕的男人看到萧鹏后也是一脸懵:“我……”
他把嘴里的脏话生生忍了下来,然后问萧鹏道:“老萧,你怎么在这儿?”
两个人狠狠握手后萧鹏一脸黑线:“喂,你才老萧呢,我还年轻呢!”
那个叫老袁的男人一脸不屑:“我也年轻!我就比你大12岁!”
萧鹏咧嘴一笑:“大了一轮大了一辈儿。你是老东西,我是年轻人!”
蕾拉走过来问道:“萧鹏,这是谁啊?你不介绍一下?”
萧鹏打了个响指:“你们不是喜欢音乐吗?我给你们介绍一个高手,这是袁威,我们国家的单簧管冠军。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国家军乐团常任指挥,一队的队长。当时我们在国内认识后,就是他教给我吹奏的单簧管!是我的师傅呢!话说军乐团里都是我师傅,那段时间我跟他们混了一段时间,学会了各种乐器。”
蕾拉恍然大悟。
说起来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龙国军乐团的前身是谁?
看过《亮剑》没?
里面老李俘虏了暂七师的军乐团那段儿其实就是讲这事儿。
原来龙国虽然军队有文工团给军队加油打气,但是并没有军乐团。
1947年清风店战役的时候,晋察冀野战军俘虏了第三军军乐队人员,这些人在1948年1月成为晋察冀军区军乐队,后来更名‘华北军区军乐队’,等到1952年的时候就成了总参军乐团,也就成了现在的军乐团的前身。
这个故事也就成了《亮剑》里的剧情。
蕾拉急忙把他和旁人介绍,然后充当起了翻译的角色。
萧鹏不解:“老袁,你在这里干什么?”
袁威笑道:“我在这里还能干啥?”
萧鹏恍然大悟:“军乐团也来文化交流周了?”
“是啊!”袁威道:“不过军乐团的演出是后天,我在这里溜达一下。”
萧鹏又问道:“那你在这里干什么?怎么这么多人?”
袁威指着旁边人群:“有老朋友在呢!”
萧鹏转头一看,两个身穿俄罗斯军装军装上都是勋章的男人正站在那里接受媒体采访。但是这两人的军装还略有区别,其中一个军装右胸上方有五根横条,三根红色两根黄色。
萧鹏看到那俩人后扶额:“他们怎么在这里?”
袁威道:“俄罗斯军事顾问团。”
萧鹏吹了声口哨:“啥意思?俄罗斯还没抛弃伊朗?派了这俩猛人过来?哦,不对……”
说到这里他突然像是想起什么来着,然后一脸坏笑起来。
那两个接受采访的俄罗斯军人,军装右胸上方没有横条的叫鲍里斯-杜德科。
此人是俄罗斯一个坦克连长,在这次特别军事行动里,指挥自己的坦克连一战封神:一场战役该连击毁了二十辆坦克,十八辆作战车辆,一战灭敌二百多。
自己全员无伤。
他自己指挥的坦克就在那场战役中完成了‘一串七’,自己摧毁了七辆坦克。
如果说一串八的‘阿廖沙车组’是俄罗斯最强坦克车组,那么鲍里斯-杜德科就是‘俄罗斯最强坦克指挥官’。
但是他来这里担任军事顾问团成员?
他是坦克指挥官啊!
伊朗的主要敌人是乙色列啊,跟乙色列打坦克战?那以色列要通过叙利亚、伊拉克然后才能到伊朗。
让一个坦克指挥官来这里干什么?
至于另外一个军装右胸上三红两黄的那个俄罗斯军人看肩章军级并不高。
但是那是个绝对猛人。
‘三红两黄’意味着什么?
受过三次轻伤两次重伤!
这尼玛能活下来自身已经是奇迹了!
这哥们叫谢尔盖-巴切里科夫,就是个‘大士’(俄罗斯军衔,士官军衔,比上士高一级)。
但是这位老哥虽然在采访的时候一副腼腆内向羞答答的样子,看他身上的‘三红两黄’就知道这哥们在战场上是什么德行了。
至于他到底做什么了,别的战绩就不说了,就用一句话说就行:‘俄罗斯版王成’。
没错,就是电影《英雄儿女》里面那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王成。
很多人以为‘王成’的形象是杜撰的,其实那也是有原型的,而且原型还有两位。
一位是叫做赵先有的先烈。他是当年65军194师582团6连副指导员,在保卫开城‘六七高地’战斗中,坚守阵地57小时,打退敌人17次进攻,歼敌562人,最终全连只剩下他和通讯员刘顺武,他通过步话机向指挥部喊出了‘向我开炮’的指令。
还有一位先烈叫做于树昌,是23军73师步话机员,在281.2高地反击战的时候,最终独自坚守阵地,最后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然后砸毁步话机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非洲当酋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非洲当酋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