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万岛华裔数量不够,工农业生产又远没到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那么这个矛盾就是无解的,顶多是调整政策来进行对漏洞的封堵。
这下子杨锋郁闷了,他只能扔下资料,驾驶鱼神升到高空,趁着夜色就释放了大量的化合物……
转过天早上,杨锋赶回来继续工作。
关于钢铁冶炼中心的建设,进行到了设备安装、调试的这个阶段,那么新的火电站就要迅速跟上了,不然那些巨大的电炉可就成了摆设。
上一次杨锋已经兑换了设备机组,并且完成了选址和规划,眼下就是进行土木建设,看着巨大的冷却塔是拔地而起。
得益于数年来的努力,万岛掌握的熟练工人是越来越多,工程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杨锋在现场巡视时,项目负责人直接告诉杨锋,只要半年这座崭新的火电站就可以投入使用。
按理说这已经算是个奇迹了,可杨锋还是感觉太慢了。
如果能压缩到四个月,那么等德国的工人适应期结束,立刻就可以进入工作岗位,到时候拥有足够的能源,相信钢铁肯定是如流水一般,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由杨锋来努力的缩短这个时间了。
“想想办法,将工期压缩到四个月。”
“四、四个月?”
“主体建筑多使用钢结构件,完成钢结构之后,立刻上屋顶,最后再补上墙面。”
“啊?哪有这么施工的?”
“特事特办,你们先在小型建筑物上测试一下,成功之后再往发电机组的主车间上套用。”
“孙科长,这么重大的事情,我可不能拍拍脑袋就应承下来,必须的请示上级。”
“你正常请示,我也会联系大学,请专家教授到现场来指导你们。”
“真的?那可是太好了,这么一来我也就放心了……”
项目负责人是长出一口气,简直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杨锋提出的新方案,当然是存在取巧的意思,不过在后世也不算是太过夸张,只是这个时代的人想法比较僵硬,工程控制、质量监督上还有些欠缺。
但杨锋新的弟子名额已经下来了,他预备回头就专门找个人,把这些技能都传授给他,跟着一边在发电厂工地实操、一边在大学开课,尽量多培养一些工程监理方面的人才。
就这么离开建筑工地,杨锋又很快抵达了椰城崭新的电子元件厂。
这里可是生产无线电、电话设备、雷达元件的重要工厂,就连门口的民兵都比其他地方更多。
然而杨锋在车间内转了一大圈,最后却看着摆在柜子里面的收音机发呆。
这一刻,万岛已经可以生产收音机了,只是产能有限,必须优先军用通讯设备,无法把产品推向市场。
如果说增产的话,又会涉及到万岛的老毛病人手不足,这就让杨锋束手束脚的感觉更加强烈了。
这时陪着杨锋参观的厂长,在旁边就大胆的猜测了一下。
“孙科长,你要是喜欢这部收音机,我就以成本价卖给你好了,这可是真正的好东西,市面上是一台难求。”
“……这一台成本要多少钱?”
“32块”
“商店里面的售价那?”
“应该是45块。”
“好贵呀!”
“32块不贵,如果孙科长你有困难,那就先拿去好了,我以残次品的名义……”
“我是替万岛的民众感觉到贵,45块的话,他们要7-8个月不吃不喝才能够买上一台。”
听到杨锋这话,厂长可就收起了献媚的表情,眼神中带上了浓浓的无奈,甚至还叹了一口气。
“没法子,全手工生产,零件什么的也是得来不易,经常性的断货,车间的工人经常是一等就是一星期,不贵才怪。”
“如果大规模生产,建设更多的零件工厂,你能把成本降低到多少?”
“如果说零件的问题解决,再给我们盖个新的车间,并且把原料库扩大一倍的话,我有信心把成本压低到25块,这样30-33块,商店就可以上架销售了。”
“还是太高了!”
“……”
这下厂长不说话了,只是一脸为难的表情。
幸好杨锋反应快,笑着就转过身,指着玻璃后面的收音机问道。
“能不能做点调整,去掉一切花里胡哨的装饰,就保留最基本的接收、调台、大小声功能,外壳也改成木头片,这样能不能再压缩一部分成本?”
“这个……”
“木质外壳也不用上漆,就用机器简单打磨一下就好。”
“可是这么一来,收音机的价值就太低了。”
“没事,收听电台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功能,你们可以集成在高端商品上,咱们先解决有无的问题,以后再考虑好坏。”
“如果是这样,大概10块出头的成本就够了。”
“咱们也别出头了,就控制在十块,这样子售价定在12-13块,老百姓两个月工资就可以弄上一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我有个军火库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战:我有个军火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