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细思极恐,孩子内驱力原来是这样被破坏的
评论区:
1:由于家长延迟满足能力缺失,导致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缺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但前面也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小A前面的学习驱动力来源于后面的奖励,这种驱动力与前面的学习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激发孩子驱动力的方式错了,最根本原因是没有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到底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2:老想着往更高级的方向引导,但不知道什么高级是最危险的。学习本身的奖励就是学以致用,拿了榔头敲钉子,学会钉钉子就能把木板连起来,连起来能搭东西,每一步都开放了新的可能性,尝试所有可能性本身就是一种刺激。问题是学英语背单词有什么用,学三角函数有什么用,你能给出方向,揭示可能性吗?很多人只能把这个答案一竿子全捅给考试,学是为了考考是为了学,原地拉磨,考试有什么吸引力?
3:所以还是得引入物质奖励,考试成绩好会得奖,有物质?精神奖励,可能才会让十来年的考试不至于那么无聊。但是真正的教育其实是让孩子发现兴趣,学会阅读,应试教育背景下,很难了,能一直坚持学习就很不错了
4:内生动力是可以维持终身的,外生的动力只能维持一时。但内生的动力可遇不可求,且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和观察试错。外生的动力却是一定程度上外部的、可控的,所以从长远角度来讲应该内部外部一起努力,外生激励支撑短时间(学生时代)的学习劲头,同时寻找内生动力并得到终身成就。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想真的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没有必要靠奖励娱乐时间,或者监控爱学习的。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学习这句话以后一直都是以这句话为信念在读书。 虽然现在可能想法有些改变,但是骨子里确实还是这么认为。比如,科技强国,努力学习。
6:学习知识把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该是快乐的,虽然辛苦但是快乐。所以还得从培养求知欲、理想和责任意识入手吧。奖励是很复杂的,需要预先考虑好实施机制。如果学生只是完成了一项最基本最简单的任务,家长和学校就必须要奖励他,最终只会养出懒人。
7:别说什么高级不高级的,别说对孩子了,能让我拼命上班的驱动力,只能是钱,难道是伟大的奉献精神?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能为了那个目标,自己愿意去学,这就是驱动力了。
8:不用引导,保护就行了。玩积木玩够,看书管够,书看着没看的不多了赶紧买,玩的过程中不要打断,不要去问他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别的想法。学得好就是学得好,学得好就是奖励本身而不是学得好就要玩。玩就是玩。就这样,对家长而言,不需要做什么,控制自己别做什么。
9:我觉得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总是强调孩子的内驱力和主动性,但是仔细这么一想,其实很多好习惯你不能靠孩子天生就会,而是通过家长的帮助和引导,慢慢让孩子一步步养成好习惯,而延迟满足这件事,确实很重要。
10:我在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提出了奖励方案。成绩出来后,在奖励的时候,我问了成绩进步的学生:“你们现在成绩进步了,即使是没有奖励,你们也会这么开心吗?”他们回答开心。我继续说:“是的,仔细想想,我们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就会很开心,证明了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会有一种力量感”“希望你们记住这种感觉,上了初中即使没有考试奖励也要去努力”。我觉得这样可以引出他们的内驱力。
11:求知欲和自我实现比较高级点。例如把这个班教好、把整个学校的学生培育好、做一个教育家,改变这个国家的教育,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努力工作的动力。(不过大多数人没那么高尚,哈哈)
12...这些吧,在我解决一家人基本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尽量做好,跟孩子在做作业可以换看平板时间的基础上尽量做对是一样的,两者不冲突,但如果谁让我完全不考虑赚钱养家就自我实现就是耍流氓了,就跟要求孩子做对还不让孩子玩一样,那我干毛线啊
13:我儿子一年级,从小就喜欢军人,岳飞关羽,特别爱这些将领,听到战死沙场保家卫国,居然扭过头掉眼泪,听国歌听几十遍都不够,看到电视里升国旗,兴奋的不得了。我就用这种精神素材指引,小时候偶尔会跟他讲,他现在大了,自己去看,他说他的理想是军人,我说那就考军校,保家卫国,有何不可呢。我觉得对于孩子,得树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得让他学到一些你想让他学会的品质。
14:我觉得你说的很中肯,很多人其实有个关键没注意,就是家长不要过分的干预与关注,不管是学习还是玩,给予自由,这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决定,我们家长是要在他们迷茫困惑的时候给予一些建议,让他们自己思考,当然这个是理想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今天开始我要自己上厕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今天开始我要自己上厕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