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寒暄几句过后,杜预的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杜预拱手道:“臣领荆州刺史后,收拢各地流民,择地屯田,又令百姓各自回家耕种。并督促诸郡县重新清查人口,回京之前,大体已总计户数三十四万余户,人口一百五十万。”
荆州八郡虽然地盘很大,但在这个时候能统计出一百五十万人,已经不少了。
吴国被攻灭之后,其官府书简中记录的总人口才两百多万。大江以南的半壁江山,除上游益州外,那是几乎都被吴国全据了,这才只有两百多万人。而此时离吴国覆灭才半年,单是荆州竟然就查出了一百五十万人口。
当然吴国人少的原因,是原来那些士族军头占据了大量庄园农奴,无法被官府统计。
而且秦亮几乎可以确定,就算荆州如今清查出了一百五十万人,依旧还有不少隐户。比如秦亮拉拢的步家,西陵当地的郡县官员肯定不会认真去清查步家的庄园,连杜预也不会干。
不过这一百多万人既然上了洛阳中秧的卷宗,那就是朝廷可以实际掌控的人口,还可以接受。
秦亮一边听,一边微微颔首,自然不会苛责杜预。
“诸郡县的盐官、铁官已经陆续建立,朝中未任命的地方,臣先行在当地指定了官吏暂领。”
“遵陛下旨意,推行堆肥、铁犁,臣下令,先以七成价格供给兵屯、民屯以铁犁和铁镰,用铁官专营所得钱粮平账,所耗之数皆在各仓记录在案。”
“有吴国溃兵不愿回乡,竟勾结山蛮,在宜都郡、云梦泽等地聚啸山林,为祸水泊。臣此前已上奏,后数次召集屯兵与郡兵围剿,两月之内斩首千余。”
秦亮大概了解了一番荆州的战后情况,也没细问。毕竟这次召杜预回来,主要不是为了荆州事务,而是让他来带兵。
“拓跋鲜卑和羯人之事,元凯知道了吗?”秦亮道。
杜预答道:“臣不久前才略有耳闻。”
秦亮意料之中,毕竟杜预以前主持过大将军府的事务,朝廷里的熟人不少,要了解朝中大事不难。
“我欲讨伐并州胡人,元凯可愿领先锋军?”秦亮遂问道。
“臣愿为陛下前驱!”杜预立刻用力一拜。
秦亮欣慰道:“卿且在洛阳住下,并到宫中参与议事。”
杜预又主动进言:“届时大军北上,须渡大河。臣观洛阳北面的富平津附近,河面较窄,可‘连周为梁’,提前建造一座浮桥,以供军民通行。”
“哦?”这种事秦亮本来打算让别人去干的。
不过杜预既然有兴趣,那也没什么问题,前锋大将本来就有开路的职责,铺桥修路在情理之中。这时秦亮忽然想起来,杜预似乎也对一些制造工艺有研究。只不过马钧专攻造物,在这方面的名声更大。
“我让马钧和甄俨为副,卿便能提前调动人手。”
秦亮只要说过了,事情就会有人执行。旁边有侍中、散骑常侍见证,还有两个门下省的掾属在记录谈话,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执行政令。如果这些文书将来没有丢失的话,当然也可能被翻出来当史料。
杜预揖道:“臣谢陛下。”
说到这里,杜预也不好逗留太久,便欲告退。
“对了。”就在这时,秦亮忽然转过身,面对着杜预说道:“朕会给卿一道诏令。凡是与羯酋、妖僧有任何关联的人,都要株连!太岳以南不得再留任何羯人驻留。”
皇帝忽然说这么一句话,杜预应该还没反应过来,他随即揖拜道:“诺!”
等到杜预告退,离开廊桥,他才大概回过神来了。
秦亮专门提了一句,并要留下诏令,便是为了自己扛事。羯人的诅咒,显然让他十分生气。操刀屠戮可以让杜预去干,但功过是非,责任可以算到秦亮的头上。
与很多皇帝的想法不同,秦亮对于自己以后是不是明君的评说、并不怎么在乎,只要现世不会威胁他的权力就行。
杜预走了之后,刚才一起前来的郭统等人并未离开太极殿,而是跟着秦亮去西堂值守。
每当门下省官员在太极殿当值的日子,确实是最累的时候。即便什么事都没干,单单是在御前的压力和谨慎,就要消耗大量心神。
不过正因能够出现在御前,最靠近权力中枢,散骑常侍这样名义上随侍的官员,才会地位日重。郭统十分年轻,出仕才没多久,平日里却有很多人巴结,一些白发苍苍的官员在他面前也要客客气气,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郭统与贾充是亲戚,今日一起上值,下午便同行离开洛阳宫。接着郭统又邀请贾充去家中吃晚饭。
然而刚回到宅邸,郭统便听说母亲不在家,去了宜寿里那边的王家旧宅。母亲还留下话,叫郭统回来了也去宜寿里。
因贾充是客,郭统本打算留在家中待客。不过两人说了几句话,贾充竟也想一同前往宜寿里拜访。
贾充只不过是续娶了郭统的堂姐,原配现在还住洛阳。他与王家的亲戚关系就更远了,何况司马家当权的时候、王贾两家也不是一个阵营。不过贾充觉得亲缘无所谓远近,终归可以算作亲戚,谁叫王家是当朝首屈一指的勋贵呢?
两人来到王家旧宅的前厅,王广、王明山迎到了前厅门口。王家兄弟显然都没料到贾充今天会来,但贾充跟着郭统已经到了家里,王广等人自然一并热情待客。
前厅中果然挺热闹,除了郭统的母亲王氏,王家女眷诸葛淑等人也在,另外有个女子长得挺像诸葛淑、应该是其姐妹。
晚饭还没有开始,众人在席间闲聊。郭统刚到,谈起了杜预回到洛阳,以及今日在太极殿西堂面君之事。
贾充也积极参与话题,不过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神色遂有些莫名,“陛下要杜元凯株连羯部,还专门给他下了一道诏令。”
如果贾充在杜预的位置上,当时他就会立刻拒绝皇帝下诏,此时不为陛下分忧、更待何时?不过杜预在这方面的反应太慢,没能第一时间回绝,后面再提的话便太刻意,反而不妥了。
《大魏芳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大魏芳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魏芳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