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领命了之后,派郭进率领一千马军前往黄迪军寨前诱敌出战,顺便侦查宋军的阵地。
经过郭进他们的侦察,宋军共有九座军寨驻扎于上贤村一带,都设在北冈上,相距数里。
而宋军全都遵照黄迪的命令,紧闭寨门,并不出战。
将宋军的情况探明,又见宋军应该不会出战,张宪很果断的亲自率领破敌军赶来,他们迅速分成九股,另外还分出一部分,到距离军寨三五里的地方停下——这是预备队。
九股破敌军很快便在张宪的指挥下,分散开,然后各自朝着宋军的一座军寨冲去。
黄迪所在军寨,是张宪重点攻击的方向,所以首先遭到攻击,而且还是张宪亲自带人攻击。
黄迪也是一员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将领,他见张宪亲自率军冲来,立即派三队神臂弓手出寨,在高冈上向破敌军射击。
可破敌军并不后退,马上边冲击黄迪的军寨,边在马上向宋军展开还击。
两军对射了一段时间了之后,黄迪军中的箭矢突然就用光了。
没了箭矢,黄迪部宋军立即就如同没牙的老虎一般,被张宪抓住战机,身先士卒的冲进了辕门。
寨中守军与张宪亲率的破敌军厮杀了一阵,抵挡不住,四散奔溃而去,还有不少寨中的官兵、百姓以及运粮民夫,见势不好,纷纷跪地投降。
不久,其余诸寨也全都被破敌军给攻破了,宋军残部各自朝着汾州方向溃退……
经此一败,赵桓君臣立马就慌了。
有人对赵桓说:“朝廷若再不救援太原,太原城必定很快失陷。”
赵桓听言,赶紧开会向一众宰执问计。
许翰在会上向赵桓建议,左右河北的局势也稳住了,便令种师中率领其统制的九万西军精锐向西挺进去救援太原城,同时令姚古和张灏各自率领本部人马迅速北上,三军互为掎角,共解太原之围。
许翰认为,种师中部人马从侧面进攻,姚古与张灏部人马从正面进攻,三支主力部队加一起,接近二十万,没有理由救不下太原城。
赵桓觉得许翰的战略很有道理,立即按照许翰的战略构想给种师中下令。
此时,种师中已经探得,李存刚给岳飞派了三万马军当作援军,甚至连自己的亲卫游奕军都派给岳飞了。
因此,接到赵桓的命令了之后,种师中并没有立即就去救援太原城,而是先给姚古和张灏写信,相邀一同去救援太原。
——种师中觉得,他这一军不一定是手上拥有至少五万骑兵、总兵力差不多十万的岳飞的对手。
再说乾军这边。
见宋军三支主力全都来救援太原城了,岳飞和韩昉等人一商量,果断放弃了隆德府和威胜军,然后直接向太原城方向收缩兵力。
赵宋朝廷得知此事了之后,不少人都判断岳飞很可能是准备全线退兵。
赵桓君臣觉得,这是重创乾军的大好机会,或许还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乾军入侵的危机。
所以赵桓君臣对种师中迟迟不进军很恼火。
赵桓毫不留情的给种师中下诏,对种师中说乾军可能在全线撤军,催促种师中立即向太原进兵,早日取得大捷,诏书中还很严厉的用上了“逗挠”之类的词语。
种师中读诏后,叹曰:“逗挠,兵家戮也。吾结发从军,从未退却,今老矣,忍以此为罪乎!”
许翰更是一日之内给种师中连发了六七封檄书,而且是一封比一封措辞严厉,指责种师中逗遛玩敌,强令种师中立即出兵,必须以解围太原来赎罪。
种师中被赵桓君臣给逼急了,仰天长叹:“事之不济,天也。吾何爱一死,不以报国耶?”
于是,种师中在赵桓君臣的逼迫下,率军从土门出井陉关,向榆次进军。
同时,种师中写信给姚古和张灏,约定三军分道俱进。
为了完成赵桓君臣交代下来的任务,种师中还下令,辎重与赏军之物皆不随军,全部留在真定,大军轻装前进。
岳飞派游骑探明种师中部的动向了之后,选择再收缩兵力,示敌以弱。
因此,种师中部这一路之上都没有碰到乾军,顺顺利利的就从河北进入到了河东。
见此,自种师中往下,全都以为赵桓君臣猜对了,乾军真的全线撤军了。
所以,种师中部人马,行军路上军纪散漫,随意而行。士兵都未披坚执锐,甚至连作战用的武器都交给差役们背着。全军上下,皆无战斗准备。还有就是,由于种师中着急进军,没有带够粮草辎重,使得其军中后来严重缺粮,以至于自种师中以下,每人每天仅分给一勺黑豆吃,将士们因此饥饿难忍,疲惫不堪,这使得种师中部的士气低落,战斗力很弱。
在靠近太原城的这段路上,岳飞害怕种师中警觉,开始以小股人马诱敌深入。
种师中部宋军遇到这些小股乾军了之后,用神臂弓多次击退乾军将士。
种师中想奖赏这些神臂弓手,可是他随身携带的银碗不够,只好作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干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干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