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赵桓清了清嗓子,道:“不切实际的话不必多说,我等还是谈一谈如何对付金国吧。”
耶律淳说支持赵桓稳固储位,其实只是空头支票罢了。
以辽国如今的情况,哪怕赵桓愿意做石敬瑭,辽国也派不出大军来给他站台。
就凭嘴炮支持,非但没实际作用,恐怕还把名声给败坏了。
不但没意义,更有反效果。
当然,赵桓也不愿意当石敬瑭。
哪怕学习宋太祖赵匡胤来一次黄袍加身的戏码,也好过出卖国家利益。
“女真人虽然悍勇,然国狭人少,迟早坚持不住!”耶律淳嘴还是很硬。
“是嘛?”赵桓哂笑,“完颜阿骨打起兵至今不过六年,贵国已经失了黄龙府,东京道也是岌岌可危。
若其大举北上,贵国上京丢失只在眼前。
而且……”
看耶律淳神色沉重起来,赵桓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继续道:“若是我国与金国结盟,南北同时发兵,贵国可能阻挡?”
耶律淳脸色瞬间变了一下,随即定了定神,道:“贵我两国承平百年,互不侵犯久矣。
若是刀兵再起,定然生灵涂炭,没来由便宜了女真人。”
这话有点虚。
没办法不虚。
稍微有点见识的辽人,最担心的就是宋金联手。
一个金国就让辽国疲于应付,甚至亡国危险就在眼前,再加一个宋国,那还了得?
耶律淳前来交涉的目的,固然是为了讨要岁币,能要到最好的,要不到也正常,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不让宋金联盟攻辽。
只是没奈何,朝堂上下滑不溜秋的,根本没人愿意跟他谈。
原以为太子是个小年轻,比较好糊弄,然而年轻是真的,却不好糊弄。
对一个了解己方底细的人,怎么不被动呢。
当然,所谓联金攻辽,只是赵桓吹牛逼吓唬人。
原轨迹中,赵宋最终发兵辽国,却被眼前的辽国皇叔打的不要不要的。
那个时候,金国势如破竹,辽帝耶律延禧都要跑西夏避难了,耶律淳只有幽州几个州的军兵可用。
只能说,现在的辽国已经烂透了,然而宋国更烂。
在各地军伍未曾彻底整顿之前,赵桓是绝对不想出兵的。
哪怕错失良机,以后继续与女真人角力,也好过全面溃败与契丹人之手。
许是不甘心显得弱势,耶律淳道:“宋金固然可以联手,然而女真人贪得无厌,待辽国不存,两国交界,必起纷争,未知太子可有信心战而胜之?
再则,贵国力量用于幽云,西北必然空虚,党项定然不会错失良机!”
这是威胁了。
西夏一直是辽国的忠实小弟,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辽国被灭的。
原历史里,女真人撵的耶律延禧屁滚尿流,莫可阻挡,党项人还前后两次出兵扛金。
一直确定事不可为,西夏国主才废了皇后,弄死了亲契丹的太子,彻底投入了金国爸爸的怀抱。
作为男人,弄死媳妇儿子,李乾顺无疑是极其失败的。
但是站在国主立场上看,西夏抱着金国爸爸的大腿趁火打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拓土千里,无疑是大赚特赚的。
但是,赵桓可不把党项放在眼里,冷笑道:“前朝,党项集兵五十万欲攻平夏城。为我国挫败,元气大伤,至今未复。
若其有胆量再来,至多三五万兵而已,我国遣一良将坐镇西北,自可无忧。
如此,幽云之地定然重回华夏!”
耶律淳再次沉默。
事实胜于雄辩,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嘴硬是没用的。
至于说发兵来攻,吓唬糊涂人还可以,在明白人面前就莫要卖弄了,免得自取其辱。
这一刻,耶律淳感觉很无力。
要害被人拿捏,能怎么办呢?
沉默片刻,耶律淳道:“太子如此开诚布公,想来并无出兵的打算,有话不妨直说。”
“首先!”赵桓竖起一根手指头,道:“是否出兵,本王只能谏言,无法决断,起码目前如此。
其次,我国如何应对,要看贵国诚意。”
耶律淳能打听到赵桓储位不稳,自然不指望太子做主。
但是,纵观朝廷内外的一些政策,太子的话还是有人听的。
因此,耶律淳对赵桓仍然抱有期望。
“未知太子,需要何等诚意。”
不等赵桓回答,耶律淳又补充道:“幽云十八州绝对不行,我国风雨飘摇,人心惶惶,若是交换幽云,民心士气定然彻底涣散,大势再难挽回。
既然结局一样,不如留着燕云恶化宋金两国关系,说不得还能为皇室争取东山再起的机会。”
“好一招玉石俱焚!”赵桓冷笑,道:“幽云本为中华故土,汉人无时无刻不想收回。
再则,除了这两地,贵国如何能够表现诚意?”
“绝不可能!”耶律淳很坚定地说道:“左右都是死,本王何必背负卖国骂名?”
“若是我国得了幽云,对贵国进行援助呢?”赵桓提出了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不是宋钦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不是宋钦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