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接过,漫步走着:“甚好,我觉得我们加快步伐了。”
“好,没问题,我这就传令。”清秋满意地点头说道。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天下局势变幻莫测,清秋领着强大的军队,攻下了南陵城。
梁军成功入驻渝都及其整个渝国,渝国上下纷纷投降,东方首当其冲卸下帝号,被清秋暂时封为襄王。
这日清秋在和东方商议如何将一些地方门阀军侯的职务卸下来,重新找人上任。
可这个事可不是一个轻松活,要将这些人押解进京并且瓦解其势力网,这不是一个轻松事。
这种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留神可能后期梁国制度的新建,就会迎来非常复杂的事。
清秋从金陵调来了外藩院的曹前,命他总领此事,曹前对于这种事,已经太熟悉了。
随后清秋将梁国原有的行政军事体系中的太守、将领,调了一半来到渝地。
梁国原来的体系势必会缺人,但这正是清秋想要的。
梁国原来的地方制度,虽避免了一人大权独揽,实现了权力分衡,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冗员现象。
如果大梁不是凭借江南的粮仓和商业繁荣根本撑不了这么久,国库可能早就亏空了。
现在清秋这样一来,将原来地方政权的三权分立,改为了两人。
清秋这一整套的行政制度的变化,将整个梁国都变了。
好在撤下来的人依旧能够在渝国这边继续当官,所以并没有引起官员造反不满等现象。
“殿下,幽王殿下传来战报。”叶昭将战报送了上来。
清秋伸手一接,拿过来看着,忽然清秋情绪有些许不对。
手中的信纸掉落下来,嘴里念叨着:“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叶昭觉得奇怪,刚想去捡起那掉落的纸张,清秋一个突然站了起来:“去,给我查,蔺乔是否真的战死沙场!”
“殿下!你不要激动,你冷静下来。”叶昭也看到了锁清染传来的报讯,想让清秋冷静下来。
“殿下,蔺公是为了楚国百姓不再受到战乱纷扰,是为了阻止段后才以一己之身带领全军抵挡段后反攻。”叶昭宽慰着清秋。
可清秋依旧甚是激动,情绪激动,眼神中又带着悲伤。
清秋木木地走到屋外,坐在一旁的石凳上。
向西边看着,一边笑着,一边流了些许眼泪。
作为一个君主,能碰到一个非常优秀并且又懂自己的将领属下是多么的不易。
蔺乔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将才,他与清秋似师似友,有着君王与臣子的默契,是其他将帅都比不了的。
清秋一人少许坐了半个时辰,而后振作起来,写了敕令。
让河西继续发兵,帮助清染剿灭段后及其残余。
随后清秋又借渝国的兵力,向西去,继续攻打。
派蒙骜父子为帅将,意为直取楚国全境,清秋要收复已经四分五裂很久的天下了。
梁国前几代人的积淀,就是为了现在的清秋能够更方便的统一天下。
就在梁国军旗四处征战飘扬的时候,尘生踉踉跄跄地从金陵而来。
尘生浑身是伤,背部几乎全是刀疤。
嘴唇干裂流血,腿上都是被用铁链鞭打过得痕迹。
等到清秋匆忙从驻扎军营回来看到尘生时,尘生已经昏睡过去。
“殿下,这是尘生手里紧紧握着地函件,请殿下过目。”叶昭递给清秋。
夜里北风呼啸,芒种时节金陵正是雨季。
风刮的殿内的纱帘不停的摆动,蜡烛一闪一闪地。
雨说下就下,哗啦啦啦地砸在了地上,雨打芭蕉,雨敲砖瓦。
泥土浸润后的清香扑面而来,荷叶上雨滴一下一下地落下。
花草、树木、鸟兽,夜里与雨落一起奏响了夏日地天籁。
差不多子时时分,雨滴滴答答地小了许多,地面被雨水冲刷地干净。
所有人都几近熟睡,忽然地上平静的雨水中荡起阵阵水波。
是有人在走动,仔细一看,那人的靴子底老高了,靴子上绣着四爪的龙纹。
夜色甚黑,那人墨绿色的斗篷下,将脸罩住,完全看不出来是谁。
雪里青和尘生子夜时分,还在为梁帝煎熬着药材。
“真人,这药这么苦,你说陛下喝了这么多,苦也该苦醒了吧。”尘生拿着手帕,揭开熬药的紫玉壶,用筷子拨动着,嘴里嘀咕着。
雪里青被尘生逗笑,择了手中一不太好的药材,扔过去砸中尘生的头:
“你这孩子,真真是。如若药苦就可以让人昏睡中醒来,那干脆不要吃药了。”
“哎……”尘生歪着脑袋,继续熬煮着药。
“我这不是担心嘛,殿下在外打仗,倘若殿下回来陛下还没有醒,那殿下该有多难过啊。”
“放心,只要按照我的药方慢慢调理,陛下会醒来的。”雪里青摸摸尘生的头道。
“嗯那就好……”
黑夜里行走的人,缓缓走到了福宁殿,从侧门而进,来到寝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凤鸣女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凤鸣女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