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文敏买了四个香蕉给王行义吃,王行义说,不吃香蕉……之后文有为来了,文敏对文有为说,她买了几次东西,王行义就是不吃。文有为就对文敏悄悄地说了一遍。文敏就照爸爸说的话照办,拿了四个爸爸才买给她吃的苹果给王行义。王行义说,不吃苹果。文敏说,不吃也得吃。便强放在王行义书包里。王行义从书包里要拿苹果还给文敏。文敏两手拼死按住,并且哭了起来。教语文的老师郑文顺忙过来问:“文敏!行义!你们在干什么?”
王行义说:“郑老师,我不吃苹果,文敏逼我吃,并强放在我书包里,我要拿出来还给她,她拼死按住,所以她哭了。”
郑文顺问文敏:“此事是真的吗?”
文敏连连点头说:“郑老师,是真的!是真的!”
“那么,行义,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郑文顺说:“同学们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文敏出于对你的友爱,拿几个苹果给你吃,你就应该接受。你如果过意不去,以后就买几个给她吃,这就行了,你不肯接受,是不给她面子,伤了她的自尊心。”
“这是嗟来之食,我怎能接受!她知道我沒有钱,买不起东西还给她,这是一种带侮辱性的施舍。”王行义接着说:“我已几次拒不接受她这种的施舍,她尚不知趣,这不是不给她面子,伤了她的自尊心。”
郑文顺诧异地问:“你才读三年,怎么就知道‘嗟来之食’这个成语呢?”
“因为我在空闲时间看看字典,所以知道。”王行义低着头回答。
“这个成语用在这里不恰当。”郑文顺一笑说:“同学们平时互相赠送食品,乃是习以为常,不是这种带侮辱性的施舍。就如文敏买东西给你吃,你无法买还她,她总不会向你讨还。你如果过意不去,以后有钱时买还给她,岂不是好!”
“郑老师,我听人们说,礼尚往来,又说是三请一还。我的处境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凭什么去礼尚往来呢!我还得起吗?”王行义说完,流下泪来。
文敏拿出小手帕给王行义擦泪说:“行义别哭!别哭!”一手拿着钱悄悄地放入王行义的衣袋里。
王行义走后,文敏对郑文顺悄声说:“郑老师,我已悄悄地把五元钱放在王行义的衣袋里。”
郑文顺笑笑,并点了点头。
文敏不知道王行义拒不接受文有为的恩惠和文敏的小恩小惠的原因,见郑文顺这个态度,却笑靥如花。
……
那时,教王行义这班的老师是方玉柳教数学,是班主任,郑文顺教语文。只因王行义读书全班最好,那时三年级尚未写作文,王行义期中考、期末考,都是考满分,没有考一百九十九分或一百九十九分以下的,深得老师的喜爱。其次是文敏、郁香英、王秋平,这三人平分秋色,成绩仅少王行义几分而已,也很得老师的喜爱。所以,方玉柳、郑文顺对王行义另眼相看。嗟叹的是家贫子读书,越是读书这么好的学生,偏偏条件不允许。王行义家庭经济拮据,方玉柳、郑文顺非常怜悯,常常长吁短叹。因为那时学校若能考上县第一中学一名或二名以上学生,教师是有奖励的。像王行义这般成绩,考上县第一中那是十拿九稳,如今三年级这个班学生这样的成绩如果继续下去,到小学毕业时能考上县第一中学的估计有王行义、文敏、郁香英、王秋平。如果这四个人读到小学毕业时都考上县第一中学,那么,AA中心小学可以成为全县令人刮目相看的小学学校。因为这所小学乃是山区最落后的小学,多年来,没有一个同学考上县第一中学。以致多年来,全校教师沒有提工资,奖金也少得可怜,全校教师若遇上别个学校的教师常常被嘲笑,看不起……
所以,方玉柳、郑文顺对王行义非常疼爱,希望王行义将来能考上县第一中学,为本校带来荣誉,挽回全校教师的面子,教育局就能给本校教师们提工资,加奖金。但她们又非常担心,即本校校长、教导对王行义也非常关注,若因王行义的家庭条件不允许王行义继续读书,王行义读书半途而废,那将给本校挽回名誉的希望就要落空……大家都忧心忡忡,可是该减免的学费等都减免了,关键是王行义的生活问题要如何解决?这是几年的岁月,不是短暂的时间。校长、教导、以及教王行义的这班教师绞尽脑汁,无计可施。
这一天,即是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三周星期四,CC公司总经理叶如高来学校看自己的儿子叶仁吉。叶仁吉读书不好,所以他常来学校,要求老师督促叶仁吉读书。今天,他又来AA中心小学,向方玉柳询问叶仁吉近来读书怎么样?有没有进步?
方玉柳长叹一声说:“叶仁吉同学读书是有进步,但进步很小,我们也竭力督促非常认真教他,可是他资质有限。你有钱,你儿子却读书不好,王行义同学家庭那么穷困,却在读一年级开始到如今成绩全班第一,王行义上课时只听老师讲一遍就都会做了。教叶仁吉十遍还不会做。我们都希望这些同学将来都能考上大学,我们也有名誉,对叶仁吉我们已尽了力尽了心。我们也曾指点叶仁吉向王行义多学习,求王行义多帮助,可是王行义自己家庭中爸爸身体不好,不能劳动,靠妈妈竭力撑持家庭,日夜牵肠挂肚,愁眉锁眼,恐怕读书要半途而废,也无心去帮助叶仁吉。你说,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读书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读书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