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坤也不着急,只以清风化作琴曲,弹曲子给她听,这一次,却是姬昌传授他的第一首曲子,《关雎》。
词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其实他根本没有学过唱歌,但是他全身的肌肉包括声带都能够控制自如,又有囚牛之骨,鹿蜀之骨,归山之骨的音律加成,声音婉转有磁性,缠绵悱恻,将青年男子的心情表现出来。
此时龙吉公主和青秋正在打坐修行,恢复法力,忽然皱眉,从“袖里乾坤”中取出箜篌“冰语”,轻轻抚过琴弦,发出很细微的声响,曲调并不复杂,只是一首《关雎》。
她轻轻开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听得此声,青秋问道:“公主,为什么要弹这首曲子?”这曲子技术难度低,也不是什么问心之乐,弹起来干什么。
龙吉公主轻轻摇头,只是其神色有想不明白的事,“就是我也想不通,我为什么要弹这首曲子。”
等到这首曲子弹完,乔坤将形声的屏蔽都撤了,对邓婵玉说道:“婵玉,我们该回去了。”
“不要。”邓婵玉却只在他怀里翻了个身,反身抱着他,“再给我弹一首。”
“我也想,但是你哥哥找来了,就在旁边看着呢。”
邓婵玉闻言马上起身,果见得邓秀不远处,脸颊瞬间通红,“你……你怎么来了?”
“毕竟你们出来也有些久了,我也不放心。”邓秀说着看着旁边脱掉的亮银凯和银凤盔,脸色十分精彩,“妹夫,在树林边毕竟还是不太好。我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见。”
“哥哥你在想什么啊?”邓婵玉闻言脸变得更红,手足无措,分辩道:“我们是在忙正经事。”
邓秀不住点头,“当然是正经事了。”在他看来男女之事就是很正经的事。
邓婵玉胡乱找个借口,“我是喊他出来问他怎么一个人就来佳梦关了?援军来了多少。”
这转移话题也太生硬了吧?乔坤心说,我抱着你的时间都一个多时辰了,加上其他时间,有两个时辰。你问两句话,问了两个时辰吗?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一本正经回答:“姜元帅派遣援军三亚旅三千七千五百人支援佳梦关,但我放心不下你,故而早来。”
邓婵玉反不知说什么,“嗯”了一声,就不再言语。
乔坤又继续说道:“后来我和婵玉又在演化一些曲子。婵玉说兵卒的士气有些低落,想让我帮忙演化一首曲子来鼓舞士气。”
“鼓舞士气?你用什么曲子来鼓舞士气?”若只是什么曲子,邓秀肯定觉得无聊。但听到鼓舞士气却来了兴趣。
带兵打仗要拼实力,拼装备,拼训练,拼运气,拼补给,当然也要拼士气。
毕竟现实不是游戏,可以用金钱、珠宝、美人提高忠心。用“鼓舞士气”、“士气昂扬”之类的技能来提高士气。
大军新败,士气低落,主帅邓九公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邓秀便一直都想为邓九公分忧。
鼓舞士气姜子牙有经验,乔坤跟着姜子牙很久,也学了一点点。如果要鼓舞士气,根本是做好保障工作,其次做好宣传工作,让士卒坚持自己是正义的,奋勇杀敌,身死也不用担心家人。
但乔坤却没打算走这种正路子,他是想采用一些立竿见影的法子,大概就是西方教的神通配合一些洗脑的抗战歌曲,朗朗上口的那种。“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之类。
乔坤选的乃是《无衣》,词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并非是以前从姬昌那里学到的曲子,却是他前世记忆里《诗经》中的一篇,至于曲子则是他即兴演奏,随手演化。
他又不需要整首曲子的曲调太过复杂,相反越简单越好,以便于大家传颂。
与紫云相处了太多年,又经常一同琵琶瑶琴合奏,乔坤早已经学会紫云那金戈铁马,十面埋伏的曲子风格。随手演化军队乐曲是真不难。
现在这首《无衣》借鉴了紫云的军阵之乐,虽然曲调简单,但音调逐渐上行,循序渐进,力度逐渐渐增强。
调子简单,却符合士卒的心态。
邓秀忍不住赞叹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曲子竟然有如渊似海的气势,妹夫你快教给我!”
“不用教,你跟着唱就好。”乔坤催动清风,笼罩全营。同时他催动“情不情”道心,影响士卒情绪,激发士卒的同仇敌忾之心。
这曲子简单得很。很快整个军队都在传唱,而后形成合唱,声音震动不已,听得让人热血沸腾,康慨激昂。
乔坤明显感到士气提升,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就是觉得整个士卒军队的心态都有些不一样。连同他们的身体,似乎都更有活力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封神证道:劫运天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封神证道:劫运天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