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彧便替我主先行多谢大王的美意了。”
对于曹操请求援军一事,高麒的反应考虑倒是没什么要求。
毕竟,乱世之中,分则利,合则弊,分分合合,乃是常理!
如今与曹操的联合,对国无弊而有利,那当然要全力支撑着。
随着,接下来,高麒选择接见的是河北窦建德麾下的谋臣凌敬。
在两者交谈中,窦建德原来是希望己方在进攻李唐时,齐军能够从巴蜀,南阳一带,出兵牵制李唐军队。
如此,凭借窦建德的精锐定能够大败李唐军,灭亡李唐。
不过,对于此事,高麒却是淡化的处理了,此时高麒的举动便没有如此的豪爽了。
毕竟,齐军牵制李唐,让窦建德灭亡李唐,那不是亲自培养出一个比李唐还可怕的敌人么?
须知,如今的窦建德已经雄踞河北,要是在吞并李唐。
届时齐国所要面对的将是雄踞河北、关陇,北方之地,独得其二的河北军。
那无疑是更难对付,所以高麒没有明确答应,只是淡化的作出一些合理的方案。
对于高麒来说,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将眼光放长远,才能看清未来的敌人。
所谓的战略大局观,无外不是如此!
随着凌敬退却,随着高麒接见的便是归附齐国,高麒亲封的吴候孙策的使者陆逊。
对于陆逊来说,他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孙策求齐国的庇护。
毕竟,如今孙策夹在朱元璋与太平军之间,无论是两方任何一方的实力,都不是孙策能够比拟的。
故此,孙策需要求取外援,只有寻找到外援,寻求庇护才是生存之道!
当然,单凭孙策,肯定是无法想到这些的,这其中还几乎是陆逊一力促成的结果。
而且,此次出使也是陆逊要求的,毕竟此次决策本就是出自陆逊的考虑。
由他亲自出使的话,必定能够有更好的应对方案,成功的把握性也更高。
“江东陆伯言拜见大王,大王万福!”
当然,作为弱国,面见强国时,首先第一点,礼仪绝不能轻易丢下。
旋即,正在处理政务的高麒缓缓抬首,说着:“江东陆伯言是吧。”
“此次你该也不会只是孙策派来,单纯庆贺孤的大婚之仪吧?”
闻言,陆逊着实是未想到高麒竟然如此直白,一点场面话都不留,让其瞬息跟尴尬。
平复半响,陆逊吐一口气,拱手道:“齐王不愧是雄主,如此聪慧,怪不得能这么快的占据江南半壁江山。”
“是的,齐王所料不错,逊的确受吴候嘱托,前来面见齐王,其一为祝贺,其次也为吴候愿意成为大齐的附属。”
“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寻求大齐的庇护,不在受朱元璋与天平反贼的欺凌。”
虽然如今盘踞在扬州西部的陈友谅其实力也不强,但是处境却比孙策好的太多。
这正是因为,陈友谅看准了时机,加入了太平军。
此时,陈友谅又没有表现出自立之心,所以其后台便是太平军。
故此,就算是朱元璋准备拿陈友谅开刀,也得掂量下后面的洪秀全主力。
所以,思索周全下,朱元璋先行将目标放在了吴郡身上,准备先吞并实力最弱的孙策,控制沿江制海权。
正是因为无法抵挡,孙策才会如此焦虑,听取陆逊的谋划,借用此次高麒大婚之际,前来请求援军,寻求庇护。
闻言,高麒轻笑一声,目光如炬,缓缓道:“陆逊,依你所说,如今的孙策已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那么,如今孤的大齐也才刚与朱元璋签订了停战,互不侵犯条约。”
“所以,孤有必要为了即将就快灭亡的孙策前去开罪朱元璋么?”
“哈哈哈哈!”
“逊本以为一手创立大齐的齐王乃是英明神武之君。”
“却没有想到,今日一见,所谓威风赫赫的大齐国君只是目关短浅之徒。”
“对于这种人,逊不愿相之!”
一时,陆逊却也是大笑起来,其言语间皆是对高麒的不屑以及诋毁之词。
见状,高麒佯装大怒,道:“陆伯言,你竟然敢诋毁孤,如此大逆不道!”
“如今孤给你解释的机会,要是不说清楚,今日你别想活着走出这府中。”
话毕,高麒还特意装作了一副凶狠严厉的神色,吓唬威逼陆逊。
其实,这才是高麒的欲擒故纵之策,假意发怒,实则便是要逼出陆逊说出信服之语。
毕竟,就算孙策想做齐国的附属,寻求庇护,那么齐国也要得到一些好处吧。
不然,单凭孙策的一家之言,齐国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却反手便不认账。
那么如此,高麒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还要去相帮呢?
一时,陆逊也果真聪慧,几乎在瞬息的功夫中便揣摩出高麒的心思,随即附和着。
“大王,依你之见,就算没有您的相助,朱元璋就能如此轻易的消灭吴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隋末之大乱世召唤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隋末之大乱世召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