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由于其蔡邕的才学,便也逐渐成为九原豪族中的领头人。
故而,此次其间豪族准备暗杀董卓,都先前来寻找蔡邕,向其问计。
不过,蔡邕毕竟是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过,其眼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蔡邕才会出言进行反对。
闻言,其间王氏家主说着:“蔡先生,不能在冷静啊!”
“须知,以前吕布为主时,还曾仰仗我们各个家主,双方相安无事!”
“可却从董卓夺其地之后,对外勾结胡族,对内却欺压百姓,不仅如此,更是屡屡强征我各家族的钱粮。”
“这些,我们都能忍受,可今日之事,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忍,不然九原各家族必定葬身于董卓之下。”
“蔡先生,你唯一的女儿此次也被强抢入宫,难道真的能够无动于衷么?”
一时,闻听提起蔡文姬,蔡邕内心不由心如刀姣!
毕竟,蔡文姬乃是蔡邕老年得女,故而蔡邕家法甚严,将其与男儿一般培养。
此时,女儿被抢去,生死未知,蔡邕心底又岂能不痛?
不过,最终蔡邕还是理智占据上风,没有意气用事。
旋即,蔡邕缓缓说着:“诸位家主,你们的心情老朽都能理解。”
“可是意气用事并不能解决此事,反而会为家族带来莫大的灾难。”
“只要你们能够静心稍等几日,董卓必定灭亡!”
一时间,众家主眼瞧蔡邕言语极为肯定,不由心声疑惑,齐声问道:“不知蔡先生有何高见?”
“呵呵!”
“老朽只是一介书生,哪有什么高见?”
“只不过是老朽在幽州有朋友,前几日他们前往西域经商,路过此地时,前来拜访老朽。”
“老朽从他们口中得知,原来齐主高麒亲自统领,在金沙滩与胡寇契丹血战一场。”
“最终,以齐军麾下大将苏烈亲自擒拿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为终止,大败契丹胡寇。”
“此时,由于契丹胡寇遭受大败,仓皇逃回大漠。”
“至于齐军,则在高麒的带领下,向西而来。”
“雁门与五原不过十日的路途,到时齐军大举压境,何愁董卓不破?”
“届时,诸位家主暗中积蓄力量,暗中打开城门,迎接齐军入城,到时不仅有表现之功,还能一举擒杀董卓。”
“此可谓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间,蔡邕首先自嘲一番,随后缓缓向众家主解释着。
不得不说,蔡邕的人脉也的确不可小觑。
金沙滩之战也不过才过去将近半月而已,蔡邕便已经得知。
由此可见,蔡邕其背后的隐藏实力也极为不差。
众家主闻听过后,也立即转阴为喜,纷纷大喜过望!
毕竟,众家主也都乃是精明之人,既然有更加稳妥的方案,那也没有必要再去行冒险之事。
此时,李氏家主缓缓问道:“那如今,我们便什么都不做,就等待着齐军兵临城下么?”
话毕,其他家主也皆将目光对准在蔡邕身上,这也是他们共同的疑问。
闻言,蔡邕已经胸有成竹,缓缓道:“当然不是!”
“如今诸位家主可以入宫讨好董卓,只要能够博得董卓欢心,降低其警惕。”
“到时,能够安插细作在城防一线,负责打探消息。”
“到时,我们便能够对其动向了如指掌,更能够掌握主动。”
随即,众家主便在蔡邕的府上秘密讨论着,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结束。
不过,这一切却根本没有任何人知晓。
…………
接下来的两日内,九原城中的豪族各家主俱都纷纷入宫讨好董卓。
无论是献钱还是献粮,都义不容辞,满口答应下来。
由于这两日,董卓都终日泡在酒色之中,对于豪族的主动投送,自然十分欣喜!
自然而然的,其警惕心便松懈下来,最后竟然让王、李两个家族派遣私兵负责守城。
如此,王、李家主自然义正言辞的保证着,必守护城池不失!
只说,这一切都在紧紧发生着,可董卓麾下的首席大臣李儒却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并未向董卓进言,让其提防众家族。
因为,李儒深知董卓的秉性,只要董卓一旦沉迷于酒色,便是自暴自弃,无可救药!
…………
第三日,夜色将近。
此时,只见九原城外,一支不满二十骑的骑卒正在缓缓行进着。
其动静极为小声,就犹如其树上飘落下的枫叶一般。
细细望去,这支骑兵正是李存孝所统领的十八骑。
夜晚逐渐夜深,由于即将靠近城墙,李存孝立即下令命骑卒弃马步行,带上飞钩。
良久,李存孝一行便悄无声息的摸到城墙底下。
旋即,李存孝挥槊,轻声下令道:“听令,抛钩,攻城!”
由于李存孝所挑选的皆是军中精锐,闻令没做过多思考,便立即按照指令执行。
片刻之间,飞钩便腾空而起,随后钩在城跺之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隋末之大乱世召唤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隋末之大乱世召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