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暗通传信,尼雅哈下注的眼光还是有的。
如果不是现实毫无逻辑可言,老那家当年的抉择和以前的王朝作为经验,选边大明再站个二三十年没问题。
毕竟老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可惜经验旧例落到实处,终究是事在人为。
既然尼雅哈肯下这血本,朱由检自然不会拒绝。
情报都享受了很多回,对决策助力相当大,那么一封友善的回信是必须有的。
“赏信使五两黄金,让他把这封信带回去。”
老那家安排好了,朱由检看向第二封,是箭书。
“大王威仪四海,武功赫赫,雄才大略......甚是仰慕,特送上纹银万两,金千两,宝刀一口,于滦河之上静候大王......让喜峰口守军在滦河一带看看,抓住人了就审一审,如果真有钱,正好做入关的军资。”
没由来的就有人送钱。
缘由先不说,总之有就先收下。
“入册。”
下一封。
孙之獬。
看来长寿山夜战掀起的震撼过于强烈了。
或者说。
之前因为他上书主动推进剃发令并未得到实施,还导致满清朝中满汉皆排斥他,使得他偏向了关外的正黑旗。
之后,满清强推剃发令。
再之后,想要借着剃发令上位的他依旧没有得到满清重用。
于是又因为长寿山夜战贴过来了。
想起此人一生作为,朱由检只看着名字,面上的厌恶与杀意就掩盖不住。
“记下此人,让粘杆处注意着,入关之后若有机会直接斩杀......另通报盛京,让粘杆处于大明寻找此人家眷,夷其族。”
“嗻。”
第四封才拿起来,陪在边上的裴伍就又开口了。
“陛下,关于这封......”
“啧,怎么出去一趟还把好习惯丢了,直接说事儿。”
“送信来的,应该是投了奴贼的叛逆锦衣卫。”
朱由检闻言,一边拆信一边微微摇头:“朕倒也不意外,玉才啊,须知你们在锦衣卫中可是少数啊,真正的万里挑一了。”
打开一看。
嘿。
朱由检额头青筋就起来了。
信件没有指名道姓。
但这熟悉的字迹!一眼就让他认出来了!
骆养性!
他亲手提拔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世代锦衣卫啊。
当年他发起募捐,骆养性捐银六十八两!以助军饷!
后来被李自成拷打,纳银三万!三万呐!
但青筋转眼又消了。
熟人近臣的背叛总是更糟心一些。
但想来,不过是一个有些能力版的唐通罢了。
虽然捐银少的堪称可笑,但对于锦衣卫都指挥使这等高位来说,三万两白银还真就不算贪。
摆手将信件丢给裴伍,朱由检笑谈般道:“听说他在建奴入关之后,把天津卫安抚治理的很不错,也算庇护一方平安,如今还来鼓动我正黑旗为明军进逼京师助力,看样子心底倒也存余下几分汉家气节。”
裴伍接过去一瞅,本来还没看出来,但听朱由检一说,顿时冷汗直冒。
这......看这密信和陛下说的意思。
前集团总裁这是要......要鼓动正黑旗入关?并于关内暗中援助?
直接就让咱们这些跟在陛下身边的锦衣卫脸上无光啊!
不对。
越想越乱。
“入册!得,看看这最后一封吧!”
裴伍抹一把冷汗,连忙称嗻。
而远在京师天津卫,任职大清天津卫总督的骆养性正提笔写折子,暗地里不由得为自己之前送出关去的那封信感到自得。
六种行笔路数和字迹啊,每一种都是娴熟无比。
送出去的那一封字迹可是以前作为都指挥使,通过锦衣卫内部直接给大行皇帝上奏疏时用的啊。
不留痕迹的。
保密性拉满。
......
十二月五。
索伦营,巴牙喇营自各族抽调精锐勇士,并补全甲胄后,宁远方面军资也筹备妥当,大军自城外汇聚,车马交错期间。
朱由检也顶盔掼甲,骑上了一匹不算彪悍优良,但足够高大有力的战马,于军中更显突出。
但因为甲胄还好补充,优良的战马却是难得,所以巴牙喇营新补充的兵力,被朱由检划入了骑马重步兵的队列,武备与索伦营一致,作战部属时也随索伦营一起。
这使得巴牙喇营中重骑兵数量缩减到了两千四百人。
索伦营实际主力作战单位达到了五千人。
一万甲士。
正黑旗的一切基本都在这儿了。
“当当当!”
代表前锋出动的锣声响彻,各军也嚷嚷着准备出发,而此时有军士指着宁远城门低呼,原是黑旗王女蔚淖披甲驭马,率队前来相送。
众兵嗷嗷,盛赞王女武德。
随后大军开拔,奔往山海关孟姜女庙大营,与两营主力汇合,并抽调兵力一万余,合兵两万,奔赴长寿山。
正黑旗一半的兵力,还全是精锐,全是由老黑旗诸族的主力将帅领导,全奔着关外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