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牙喇营向东北进发的同时,一队队全副武装的使者也在这冬日离开了锦州,奔着锦州西北去了。
满清虎踞沈阳时,周边蒙古部族不是被收编入蒙八旗,就是遣使前来朝贡。
朱由检自然不会放着周边蒙古不管。
即便正黑旗麾下众牛录之前就已经开始对周边蒙古进行压迫与袭掠,但若是能让呼伦贝尔与兴安盟中的大部分蒙古部族归顺,那么正黑旗兵力定然更为强盛。
届时朱由检也能尽起汉蒙满朝四族丁口十来万大军图谋南侵了。
至于让诸部臣服朝贡这事儿会不会树敌......
当然不会。
这可是正黑旗在对外释放亲善友好信号。
此时就又不得不说李氏朝鲜对大明的忠诚了。
朝鲜为啥这么忠诚呢?
原因其一是儒学,倭乱再造之恩之类的。
其二就是朝贡。
最高等级的结盟方式。
朝鲜的绝活。
没有国家比朝鲜更懂得朝贡。
朝鲜的历史都可以说是一部朝贡史。
而对于和朝鲜一样的大明朝贡国来说,不管你对大明是什么态度,是爱是憎,朝贡是绝对不能少的。
因为伴随着朝贡的,是一次能够深入大明腹地进行大规模商业活动的机会。
更别说大明的回礼较之贡礼,其价值不知高出几何。
也因此。
自高丽时期,高丽就热衷于向大明朝贡,洪武朝时大明要求诸番邦三年一贡,高丽哭着喊着表示一定要一年一贡,实际平均下来高丽更是一年两贡。
到了李氏朝鲜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永乐年间,朝鲜朝贡每年平均四次,有时候一年来个五六次。
来的太频繁给朱棣都整烦了,规定每年就俩次,多了不行,而且必须走陆路,不许走水路。
陆路艰涩啊一千多里,朱棣寻思这样你们能少来几次了吧。
可惜根本不管用。
朝贡利益太大了,在朝贡行动中大明的回礼反倒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其实是贸易。
说是朝贡,其实是我乌压压几千人拖家带口,带着大量商品来赶集进货来了。
区区一千里穷山恶水怎么能挡得住赚钱呢?
所以这才重回大明膝下没多久,朝鲜又鼓捣着朝贡了,一年四次恨不得在这年末一个月就补上。
还因为朝鲜出兵与正黑旗共讨清虏,估计朝鲜以为两国结下了深厚友谊。
朝鲜方面找了过来,说是希望正黑旗与朝鲜一同渡海向大明朝贡,结个伴儿。
朱由检欣然应允。
双方一通气,朝鲜非要拉上正黑旗一起的原因也找到了。
朝鲜海贡之前背着大清偷偷干过,虽然延续了朝贡,但来来回回有风险,贡品就那么点沉了也无所谓,可要是随队的货物沉了那就是要了亲命了!
主要是朝鲜板屋船远海安全性不达标,走渤海风险都挺大。
他们是看上黑旗宝船和黑旗水师的鸟船了,大船安全又能装,带的人和货更多,你个朝贡新手浪费容量,不如给咱们带带货。
什么?朝贡限额?
朝鲜表示根本不需要遵守,仁慈的大明为了面子会装作看不见。
“宝船当货船使?他们想得美!”
林旺这个还未掌握水师总督职位精髓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但朱由检却是同意了。
非但是同意了,而且还打算给那些还没个影儿的蒙古部族一点好处。
“合作不行,但租借雇佣可以,他们给银子黑旗水师就能给载货载人,但宝船只允许载货不许载人,且不单是朝鲜可以,日后那些蒙古部族若有意,向我正黑旗朝贡的同时,黑旗水师也可接受他们的雇佣,帮助他们对大明朝贡,享天朝恩庇。”
说着朱由检对林旺笑道:“朝贡可是门人人都满意的好生意啊,正黑旗可不能错过,据王大伴所说,糖厂一立,大量的白糖让南京的商业别提有多鼎盛了,繁华胜以往数倍啊!
通知下黑旗诸部吧,让他们也准备些贸易通商的玩意儿,有什么想采购的单子也可以递过来,咱们组建一个朝贡使团,规模越大越好,广世你也能回大明过个年。”
“什......微臣不愿做这使者,惟愿伺候在陛下左右!”
朱由检摆摆手道:“非你不可!大伴在隆武麾下已经开始试制新铳,你此行非但要主持朝贡,还需确保将南京往我正黑旗的大规模海陆运输渠道,打点一番,不能全靠王大伴。”
焦伯庆闻言只能跪地领命。
只受雇佣的消息给到朝鲜使者,朝鲜使者不忧反喜,当即表示要和黑旗水师商议佣金,立下字句,签订官方合同。
也正是这会儿功夫。
尤守龙与孙钦两人抵达了盖州,征调当地旗丁与披甲人护送着船上货物快马奔向盛京。
朱由检也很快收到了他心心念的褐贝斯铳样品。
一拆开,通红的模样就很让人满意,检查一番后,朱由检朝着跪在地上的尤守龙两人一招手:“走!带上其他样品随朕去靶场一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