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仅仅是因为瘟疫,更是因为百姓们对自己身边的军队实在是没有哪怕一丁点信心。
若不是这次来的是臭名昭著的倭寇,而且并没有一点在南京划江而治的可能,说不定准备开门迎降的人都有。
金陵的百姓不信,官员们更不会信。大明军将虚报,谎报,杀良冒功的太多了。以至于南京兵部连核实一下的动作都没有。
于是原本兴致勃勃的带着胜利凯旋的军队便遭遇了第一波打击。
严厉的训斥和停止前进的严令。
将士们自然不干,沸反盈天满怀怨气地继续不管不顾向着金陵进发。
金陵的官员们怒了,很快将自己麾下的这支军队当成了敌人。
不但更加严厉地训斥,更是暗示地方停止了供应军队的粮草。
“师公,南京的兵部为什么不信?”朱载墲在了尘的书房听说了这件事情,很是不解地问道。
“因为不可思议!更因为惯性啊!“了尘答道。
“那他们不会去核实一下吗?”朱载墲奇怪地问。
“官老爷认为不用,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了尘笑答到。
“那以后要是真相大白了呢?”朱载墲问道。
金陵没有比他和了尘更清楚事情真相的了,朱载墲自然会相信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官老爷不会错,错的一定那那支军队。”了尘意味深长地回答道:“那怕那些军队到达了金陵,有那么多倭寇的头颅和战例品也一样。直到你父亲亲自过问”
“可那是事实啊!”朱载墲不可思议地嘀咕道。
“不需要事实,不管老百姓信不信,他们自己信就行了”了尘呵呵一笑。
官场上的事情,几千年了从来不变过。赵高能指鹿为马,大明的官员们也一样可以的。
就在了尘和朱载墲谈论着金陵的官员的时候,无数条消息也终于传进了金陵城内。
无数官员一脸惊诧不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同时,也有很多的官员瞬间一脸刷白。
闹了大乌龙了,好端端的大功一件竟然出了如此纰漏,这可如何是好?
要想让官员知错就改很难,很难。官员也不是圣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捂盖子。
任何年代,任何国度,官场上的人无论为了自保还是为了进步,都会有意无意地开始编制一张张大网。官官相护可不是说着玩的。大明的座师,同乡,同年,以及同僚的关系,早就明目张胆地再大明内部构建了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触一发而动全身,不然单个的文官,没有背后那张大网的靠山,他们真敢不怕死地总那皇帝开刷?
大明的官场是个奇葩,更奇葩的是大明的官场从来没有秘密。
官员们本以为能把真实消息捂得严严实实,没想到就在他们忙着为了顶上乌沙,座下官椅忙乎的时候,金陵城内该知道消息的都知道了。
但那又如何?
军队还没有到达南京的时候,南京兵部一纸行文,就将了尘借来的那位军神剥夺了军权,然后以犒赏的名义发下了钱财让军兵退回驻地,等候朝廷封赏。
南京的官员不得不说都是个中高手了,把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兵丁们只得到了那一丁点可怜的赏赐,而主将的顶头上司却很是兴奋地决定二一添作五,将功劳揽进了自己怀里。
一封封请功的奏章改换了姓名之后,火速地送往了千里之外的京师,大明官场谈官相庆的同时,绝不会考虑那支军队里官兵们的感受以及将来的后果。
朱载墲在书房里听完了了尘的最终情报之后,小脸上刹那间满是惊诧很愤怒,嚷嚷着要去告诉自己父皇。
了尘笑着一把将小家伙拉了回来道:“且看,且珍惜吧!这么好的大戏怎么会如此完结?”
作为大唐军神,被了尘借来顶替打了一场丢尽了颜面的小仗之后,让这位李卫公更不可思议的是朝廷对这支好不容易打了胜仗的军队的处置。
也算老狐狸的李卫公也算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黑暗。别说和君明臣贤的贞观年间相比,就是比起隋末来比,都有过之为无不及啊!
隋炀帝那时候虽然也少不了争功苟且,但从来不会有如此赤裸裸的剥夺军功,扭曲黑白的事情来啊!
李卫公算老狐狸了,尽管对着自己冒牌而来,带领的这支军队各种看不上,但作为一名将军的职责,哪怕明知不妥,也马上写了一份抗辩的文书送进了兵部。甚至还准备去告御状。
几天后,李卫公官升一级,却留职待用。这是警告也是安抚。
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一个小小武官还想翻天不成。
李卫公生气了,一气之下丢下军队,写了一封辞呈之后,也不等兵部答复,直接单身进了了尘府上,来拜会把自己弄来的这位道家真人了。
了尘很高兴,无论《太宗与李卫公问对》这本书是不是杜撰,这位都是华夏史不可多得的兵法大家和名将。朱载墲有他教导,可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仙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仙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