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候倒是没去,可他的大儿子却在南方跟随这魏国公徐增寿起兵了。南京离得更近,或许会比西北的军队更早答道京师。
永宁侯的选择,瞒不了人。这是世家的生存之道。谁没有两手准备呢?
京营也不安稳了,没有的成国公的帮助,下面的将领纷纷串联了起来。而原本还对换帝满头热心地官员们都开始了分家的分家,求退的求退。没有一个人不开始为将来打算了。
没有人认为杨廷和他们能赢。天下士绅的支持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说到底还是比不过军队的刀枪啊!
正德皇帝开始发现周围的宫人开始明显转变的态度之后,就隐隐明白了。等到成国公不顾颜面的进宫,扑到在自己脚下,请求饶命地时候,正德皇帝终于可以肯定——翻盘的机会不远了。
现在他更要保重自己和太后的性命了。收付了几个太监之后,正德皇帝终于可以和外界有了联系。一队皇帝的心腹侍卫和太监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回了皇帝身边。
皇帝至少不会再不明不白地被人谋害了!正德皇帝现在只等大军进城,肃清叛逆的那一天了。
车辚辚,马啸潇。一队又一队的大明铁骑犹如一条长龙,从嘉峪关下鱼贯而过。了尘和英国公原本还以为要在嘉峪关下耗上一段日子的呢,没想到守关的军兵立刻将他们放了进来,不但提供粮草,还塞了一半的守关军队来,由守关的参将儿子带领,跟随着英国公去往北京。
然后各地的军队哪怕不加入进来,也少有阻拦的。
当英国公的军队刚起兵的那一会儿,大明的朝野是狂骂着乱臣贼子的。
等英国公过了嘉峪关,乱成贼子变成了“如此不妥”。
当英国公的军队开始急剧膨胀的时候,大明九边的督军副将们也开始表态了,一只只地军队地自带干粮加入了英国公的军队之中,等英国公穿过潼关的时候,军队已经不下二十万众了。
若是加上南京一路北上的军队差不多有五十万了。
而魏国公明显在拖延,在等待英国公军队的到达。等到英国公的军队一踏进京师,魏国公马上行动迅速了起来。
五十万大军围城,而且是大明的军队包围自己的都城,而城内却是一部分军队包围皇宫,杨廷和觉得有些家伙已经疯了。
这是明目张胆地丧心病狂之举啊!
杨廷和在一部分主张妥协和一部分主张立即行动的两派官员中间左右为难。到最后,下面的官员开始独走了,杨廷和也随即失去了对京城的控制,整日关在家里等待这家破人亡的那一刻地到来。
这一次不知道还有没有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名词出世了,杨家的结局已经注定,当然还包括很多参与地大臣武将,很多地权贵士绅之家。
现在就看正德皇帝的选择,还有那些阴谋参与者的选择了。
战是不能战了,当大军到来的那一刻,京英里的官兵便已十停散了八停,也让全天下看清了京营的成色。两位国公现在不攻城不过为了皇帝的安危,不想让京师重地血流成河罢了。
但若皇帝有了什么意外,那城外的大军肯定就不会在有半点客气了。(未完待续。)。
喜欢大明仙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仙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