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招募很是顺利,如今识字率虽然不高,但是招一些处理文书工作的还是不难。
只需要识字,写字能看懂就行。
至于让他们参与军政,那都是以后的事,现阶段的前营,只需要一些平时处理文书工作的文人。
李自敬毕竟是来自后世,对这些前明文人没什么歧视链,同样需求下,招人还是选功名高的为主。
一番招揽,吴兆胜很快送到校场有一百多名文人,其中有十二个前明的各科举人。
除此以外,其余多是秀才、贡生、生员,还有一些年纪不小的童生。
有明一代,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功名且不是贡生、生员的,都称作童生。
吴兆胜送进来的童生,年龄大多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毕竟是读书人,当然也有识字写字的能力。
李自敬知道这个年代八股取士的弊端,考不上功名的未必就代表全无能力,所以也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试试。
一百多人,一百多副桌椅,足够这段时间扩军所用了。
待这些读书人全部到位,扩军才算正式开始。
吴兆胜也是在门口起筛选的作用,毕竟来的人这么多,不能一股脑全塞到校场。
这个筛选只是初步筛选,把年龄太小或是太老的筛掉,留下青壮,再把个子太高或太矮的筛掉,其他那些才能走进校场。
过了正午,营中的兵士开始放饭。
戍卫的前营兵士分批离开自己的岗位,来到校场的北侧区域吃饭,这里早被准备好了一口口大锅。
锅中是沸腾翻滚的菜粥,虽然算不上有多粘稠,但也算有菜有米,上还漂浮着零星的油荤。
菜粥闻起来比寻常的米粥更香,到襄阳后,前营的辎重营军官在顾君恩的安排下,到北街购买了一些盐。
放了盐的菜粥,不仅口感不错,还可以迅速恢复精力。
当然现在的盐货很贵,营地的伙房也就是只放了一点点,为大家稍微补充一些盐分而已。
前营士卒们在校场的北侧来来往往,各自端着碗或坐或立,一边喝粥一边闲聊。
严肃的军营气氛之下,充满了热闹的氛围。
伙房的火头军们,也是满脸笑容,亲切地招呼着营中的兄弟来吃午饭,每每都是给他们乘了满碗。
千说万说,都不如亲眼所见。
前营士卒们分批用饭的场景,让这些走入校场来参军的青壮们个个看直了眼睛。
许多人连路都是走不动了,闻着空气中飘来的菜香,两眼直勾勾盯着北侧吃饭的那群前营士卒。
李自敬看着眼前这些青壮,眼中微微有些失望。
穿越而来,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大顺的这些百战精锐,这是第一次见到新兵,的确是令人难以接受。
“都想吃口饱饭吧?”
李自敬忽然发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很多人这才是注意到,正有一名站在校场最中间大台子上,头戴笠盔的将领。
“想啊,做梦都想!”
“能喝上一口那粥,死了也值啊......”
人群中骚动屡显,好在是前营分批用饭,尚有大量的兵力在周围环卫,这些虎视眈眈的兵卒,每人都握着寒光闪闪的刀枪。
虽然校场内略有乱象,但却是没有人敢冲过去抢饭吃,毕竟,想要吃饭,还得先活下去。
“本将便是李自敬,奉大顺永昌天子诏命,为前营制将军。”
“我前营如今在襄阳扩军,战兵满额两万,招满即止,有没有什么想问的?”
李自敬在台上站定,凝眸扫望台下。
一人举起手。
“有没有安家费?”
“小的曾在九边当兵,明军都有安家银。”
李自敬没有迟疑,淡淡回复。
“没有,但管吃管住。”
“下一个问题。”
如今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想混口饱饭吃的人,前营资金不多,所以安家费李自敬是没有这个打算。
安家费对于这些人来说,的确是没有必要。
几两银子的安家费,远不如李自敬后面管吃管住四个字带给他们的诱惑更大。
人群中嗡嗡议论起来。
“饷银是每月多少?是如何结算?”
李自敬看了问话那人一眼,随后伸出两根手指。
“普通士卒不发饷银,也不发粮,待遇只有两点,第一,管吃管住。”
“就和他们一样,吃的管够,撑死你那是你的事,我只管喂饱你们。”
“营中的营帐遮风避雨,住到你不想住为止。”
李自敬说着,发觉场中已经有些议论声,微微蹙眉,但仍是忍着怒火继续说。
“第二,纳入编制册,发兵牌。”
“编制册和兵牌,便是我前营正式兵员的象征,用这两样东西,可以为你的家人免费看病。”
“会骑马的,有被选入马队的机会,军马每日给豆三升,草料十五斤,进入马队后,每个月都有月粮,大米一两二钱。”
“其余老本、精骑,各有待遇提升,这些事情,等入军后会有人与你们详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反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反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