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虽然被韩信四面楚歌围住了,但这位大佬终究是历史上从未有败绩的神人。
短时间内,韩信依然无法将他拿下。
整个战局,济州的司马俩父子,一直按兵不动。
陈庆之派去的求援他们收到了——韩信等人也知道他们收到了。
但这爷俩像是被打怕了一般,一面派兵去长安求援,让长安再送些粮草来,一面无视陈庆之的求援和白起的军令,一门心思憋在济州当王八。
这让韩信很是纳闷,这爷俩是怎么想的?
济州的大火把他们给烧迷糊了?
拒绝陈庆之的求救军令尚且可以理解——打怕了这个理由说得过去。
可无视白起让他们出击的军令,这就说不通了。
司马爷俩的军队是长安联军的先锋军队,按理来说应该是冲在最前线的。
此时龟缩在济州城内,不攻不退,饶是韩信也看不懂这种操作。
报告给殷诚,殷诚也想不通。
这爷俩是打算要投降?
如果要投降当二五仔的话,为什么自己这边一直没有收到他们前来沟通的信号?
如果不打算投降的话,为什么按兵不动。
还有就是,济州那场把联军粮食烧光的大火是怎么回事?
白起和韩信,这两个敌对双方的大将军,全都被司马爷俩的操作弄的十分懵。
双方想了半天,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集中精力开始交战。
战事直接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殷诚虽然带着全明星阵容加入了战场,但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白起的十五万军队火力实在是太强了,而且全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
这中间还有不少原本隶属于项羽和梁凤皇的长城守卫军。
白起又临时将当年大秦的那套军队赏罚制度搬了出来。
用功换地位和金钱,杀一个敌军,有什么奖励,杀一百个敌军又有什么奖励。
杀多少敌军可以封侯...
这种制度一出,基本上就是往手下士卒身体里打了一管鸡血。
那群老兵油子装备着火力十足的火器,疯了一样。
而殷诚这边,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可大多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
除了新兵蛋子之外,就是乌合之众的绿林山贼。
火器本身就不怎么灵,面对如狼似虎,见到他们就嗷嗷叫冲上来的长安联军,殷诚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
双方你来我往打了十天,殷诚这边虽然占着消息灵通的便利,但整个战局,白起军依然占据着上风。
而且还有两个十分要命的问题:
一个是陈庆之居然从包围圈里跑了。
带着五千残军从韩信、文渊、吕布和甘宁四人的包围圈跑掉了。
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殷诚军粮食没了。
粮草断了。
按照计划,殷诚军的粮食是能够坚持二十天的。
可万万没有想到,王保这个败家子,为了获取民心,让二十万济州百姓敞开肚皮吃。
谁也没有想到,这帮百姓的战斗力如此强,十天的口粮,不到五天吃的干干净净。
民心确实获得了,百姓们全都对殷诚死心塌地,口中高呼太子殿下乃是千古难遇的明君。
他们活那么大,从来都没有像这几天这样吃的那么过瘾。
殷诚也不能说任何话,更不能责骂王保。
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战事胶着起来,对他们是不利的。
而且白起显然也发现了殷诚这边粮草不济的事实。
直接分兵三处,守住北海、安丘和高密,靠着强大的火力,切断了青州、密州和莱州的通道。
让韩信大军和殷诚的军队不能汇合,搞的殷诚十分的被动。
阵前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和韩信的电报拍了一个又一个,却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
白起好像早就料到济州的军粮会被烧掉一般,因此在行军的过程之中,自带三十天的粮食。
如今殷诚军的粮食已经见了底,他的粮食却还能坚持半个月。
经过这些天与白起的对战,殷诚愈发的明白。
在绝对实力面前——放在这里就是先进的火器。
在先进火器面前,自己就算有全明星阵容,就算有无线电电报机,也不好使。
望着安丘城上的火炮,殷诚气的直骂彼得败家子。
如果他在攻打卑国的时候,省着点炮弹用。
他有比白起更先进的火炮,还能打不碎白起的乌龟壳?
可骂归骂,现实不会因为他骂就会凭空多出炮弹来。
无奈下令终止今天的攻城,刚一回到军营打算再开个会商议一下,韩信的电报发过来了。
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是岳云带着两万大军已经进入济州境内,在东阿驻扎,派人前来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
是直接进攻济州,还是与大部队汇合。
坏消息则是,济州的战事长安已经知晓。
梁锦和梁羽下令,让自己封地内的军队带着粮食去支援白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史上第一绝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史上第一绝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