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郓州,还没到曹州,曹州的官吏就已经在州境线上等着,一见到刘秀倒头就拜,说太守大人已经在城内等着,只等将军前来。
这一路上,可是让刘文静开了眼,从来没有想过,这打仗还有那么轻而易举的事。
心里想起梁俊对刘秀的重视,最开始还不以为然。
这穿越的皇帝多了去了,也没见梁俊对哪个那么上心,怎么就对刘秀这光武帝那么在意。
时至今日方才明白,这位大佬果然如梁俊所说,乃是上天眷顾之人。
直到来到虎牢关下,刘文静还有些恍惚,自己这一路上是怎么过来的?
其实刘文静这是身在此山中,有些当局者迷了。
固然刘秀的在青州周边的州郡之中确实很有威望,私下里也和不少乡绅士族关系很好。
可这并不是刘秀能够轻易穿州过府的全部原因。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刘秀是那么去长安城勤王的军队中,唯一一个旗帜鲜明,响应太子檄文的军队。
其他人全都抱着占便宜的心,怀里揣着两张檄文,态度暧昧。
到了长安城下,看清楚局势才亮明态度,支持联军还是支持太子。
刘秀这边一从青州出发,就暗地里派人到要经过的州郡里散布绿林军要支援太子的消息。
经过这些日子以来,雍州新政基本上已经传遍了整个炎朝境内。
别的不多说,光是种地不要缴租子,官府还有补偿这一条,就让所有的百姓对雍州心生向往。
至于说太子弄死了皇帝一事,大部分士族之人和百姓们是不相信的。
毕竟之前的梁俊很没有存在感,甚至不少敌对势力天天散布太子性子懦弱,是个看到血都能晕倒的废物。
时间一长,百姓们反倒觉得一个看到血都能晕倒的太子,一旦当了皇帝,肯定不会祸害人。
再加上同情弱者的普遍心理,梁俊的形象在百姓心中虽然并怎么正面,却反倒立起来一个懦弱受气的人设。
说这样一个人杀了皇帝,从根上就没人信。
更不说梁俊的檄文上写的可是六皇子秦王杀了皇帝。
秦王一直是个强势的人,这是四海皆知的事。
他又不是太子,想要杀皇帝上位,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了。
但不管怎么说,其实整个炎朝的百姓们大部分并不在乎皇帝是谁杀死的。
毕竟他们连饭都快没得吃了,哪里有这个精力在乎这些。
几种原因糅合在一起,反倒是让梁俊在百姓们心里的印象比其他皇子都要高。
当然也从侧面证明了,土地改制这个大杀器,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打击腐朽阶级强有力的武器。
百姓们打知道了雍州改制之后,种地不交税还有钱,全都眼巴巴盼着太子登基,好让他们也能享受这种政策。
要是在寻常时候,百姓们就算再怎么心向太子,也不可能影响到官府的作为。
毕竟在地方上,真正有话语权的是地主乡绅阶层。
按理来说他们是反对梁俊的,对百姓有利的土地改制对他们则是灭顶之灾。
乡绅地主们反对,靠着他们统治百姓的官府自然也不会支持。
可今时不比往日。
联军和东宫发布檄文,广召天下诸侯聚集长安和洛阳。
整个炎朝的土匪强盗和地方上的豪强带着兵就往长安和洛阳赶。
兖州等地又是从东边到长安的必经之地。
整个青州境内,包括从青州到洛阳沿途这些个州郡,早就被各路豪强筛了一遍又一遍。
再加上洛阳这一个月的时间聚集了百万之众,每日消耗的粮食那是天文数字。
靠着城内的积攒早就饿死了,因此梁植下了军令,让周围州郡运送粮食到洛阳。
最开始各州府还意思一丝,可架不住联军人越来越多。
粮食不够吃,底下这帮土匪强盗出身的联军就直接开抢。
而且还打的是勤王为国的旗号,抄你家,你敢反抗那就是造反。
因此刘秀进军的州郡之中,乡绅地主早就死绝了。
百姓们要迎接前去支援太子的刘秀,官员们就算再怎么不乐意也不敢违背。
可刘文静并不了解这个情况,联想到自己出城之前,太子百般叮嘱,就算刘秀不愿意联盟,也不要得罪他。
心里把刘秀的这种势如破竹,当做了他自身的本事。
有了刘秀在,刘文静心里也有底了。
走到关下冲着梁锦拱手行礼高声道:“见过殿下。”
当初自己走的时候就是从虎牢关出去的,走之前梁锦还问自己去干什么。
刘文静没敢直说,如今带着刘秀大军前来,刘文静面对梁锦还有些不好意思。
“刘先生,你带着大军前来,所谓何意?”
梁锦不慌不忙的问道。
刘文静一愣,道:“敢问殿下,太子殿下的书信殿下可曾收到?”
按照计划,梁俊早应该把让梁锦放刘秀入关的书信送到了啊,怎么梁锦看起来好像没有收到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史上第一绝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史上第一绝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