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谓士可杀不可辱。那些人虽是战俘,但还是不要过分折辱的好。”
刘邦虽然很想说那些家伙什么档次,也敢以‘士’相称?
但他转念一想,笑呵呵的说道:“好,就依中水侯夫人之言。来人啊……”
毕竟政治,就是要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汉国想要在广袤无边的草原上,掌握那些往来如风的游牧部族,还需要那些关在囚车中的匈奴贵长配合。
…………………………
夜晚,中水候府。
吕马童站在房间内,满脸懵逼,瞠目结舌。
“什么?女单于?”
“这个玩笑开大了吧?”
阿雅之前一直没有给他说过这件事情,直到刚刚,他才彻底明白自己为何好好的泗水郡郡尉干不下去了,不到任满就被调回关中……
不过他现在担忧的是,如果阿雅做了匈奴的女王,那么他这个一家之主的位置还保不保得住……
谁在上面,这是一个问题!
阿雅则洋洋得意的昂起头,大饼脸上满是揶揄和骄傲的笑容。
当年吕马童伴做商贾,前来匈奴刺探情报,她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希望对方留在草原,和她一起牧马放羊,顺便多生些儿女……
但最终却是她跟着吕马童南下,来到中原定居。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峰回路转,如今吕马童要跟着她北上草原,属实是造化弄人……
而他们的女儿,将在她之后成为匈奴人的王,世世代代驰骋在草原之上!
于是阿雅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勐然站起,一把将吕马童扛在肩上,向房间内走去。
“来吧,我的小马驹……”
吕马童满脸无奈,虽然他的力量比阿雅大了许多,可以轻松挣脱束缚。
但,这是女王的命令!
…………………………
长安城南,宗庙。
人山人海,旌旗招展,到处都是身穿铁甲往来巡弋的武士,以及穿着正装,头戴梁冠的文臣武将,功候诸王。
今天,是举办献俘礼的日子。
虽然远征西域的大军尚未班师回朝,但那里已经没有战事,这些天由西域都护府颁布,号召关东百姓移民实边的告示也已经张贴了出去。
因此,朝臣功候们聚在一起,商谈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谁来担任这个西域都护府的大都护、副校尉,以及诸如护羌校尉,护月氏校尉等官职。
毕竟都护是两千石的高官,其余各种校尉,食禄也大多在千石以上!
所以,这必须要争一争!
刘邦对此冷眼旁观,不发一言,只是不时在嘴角扬起几分讥讽的笑容。
打仗的时候没出力,现在就想要好处?
想的还挺美!
不过话虽如此,他对于刘盈所说,大胆启用新人为一方牧守的建议还是嗤之以鼻。
毕竟刘盈的安排如下,调九原县令魏尚试西域都护府大都护,幼军司马郅都为副校尉,主掌律令,上将军幕僚中军司马宋昌为护月氏校尉,太子洗马冯唐为护羌校尉,至于其他零零碎碎的诸如丞、候、司马等官职,也大多由出身大汉公学的左贰官调任……
所以,刘邦连回信都懒得写……
吃独食,不好。
于是刘邦招招手,示意远处站在旗杆下,双手交叠放在身前,态度很是谦卑的一个中年人过来。
此人名叫董赤,于去岁的迎夏大典上继承了其父的成侯之位。
嗯,董赤的父亲叫做董渫。
当年刘邦担任泗水亭长的时候,董渫做的是亭卒。
后来刘邦上了芒砀山,董渫跟随刘邦一路西征灭秦,南入汉中,还定三秦,虽然没有参加垓下之战,但累计的功劳也足够了,最终定的是功比厌次侯,食邑二千八百户!
因此,刘邦给他定的谥号,是‘敬’字。
此刻看着容貌酷似董渫的董赤,刘邦轻轻点头,虽说对于西域的开拓需要锐意进取,但也要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人来帮着把把关,在必要时候约束一下那些冲劲十足,做事不考虑后果的年轻人。
而董赤,就是这个最佳的人选。
作为功候二代,他没有一代目以及其他二代目惯有的嚣张跋扈,再加上出身丰邑,由他来做这个西域都护府的都护,即可同属官和谐共处,也能平息朝臣纠纷。
于是,董赤在短暂的惊喜过后,躬身行礼:“臣必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重托!”
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旋即背着手向远处走去。
献俘礼,就要开始了。
按照惯例,在礼官的安排下,刘邦先是用血食祭奠了一番神灵先祖,接着轻轻颔首,一名谒者越众而出,手捧诏书,抑扬顿挫的念着骈四俪六的文章。
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细数汉匈之间的过往,强调双方虽然有冲突,但整体还是保持着一个和谐共存的状态。
尤其强调冒顿在位后期,汉匈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通商友好的国书,两国之间更是交往频频,俨然叔侄之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命唯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命唯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