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几天后,朝中又得到了前线来的消息,在边境前线蛮军队不断进攻越战越猛,势不可挡,先前身负重伤的李将军,因为伤势太重,在送出信的前几日在军帐中英勇殉国了,梁将军虽然及时赶到,将节节败退的局势,暂时控制住,但是孙将军也受伤了,局势十分危急,粮草在前几日就到了,但一半在途中无故消失,十分有可能是山贼,半路抢劫,这些山贼不知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无视律法权威,胆大妄为,做事情丝毫没有底线,将国家一步一步推进深渊之中。
皇帝一怒之下,正准备派出三千兵力去剿匪,但如此一来,大部分兵力在边境与北蛮兵力作战,剩余的兵力就用在了剿匪之上,这会给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可乘之机,这对于国内的稳定,十分的不利,所以在朝堂之上,有不少人反对出兵剿匪。
“陛下一定要慎重考虑,边境本来就不稳定,一系列的连环反应是,百姓们人心惶惶,在历史上,趁乱之时起兵造反的例子数不胜数。粮草没有,可以再种,如果把大部分兵力派去剿匪,只会越搅越乱,使国家局势更加危机啊!”内阁安大臣说道。
这时又有一位大臣说“陛下,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山匪不加以镇压,他们在趁乱劫去国家粮食上面尝到了甜头,就会更加猖獗,难道山匪就不算作造反之兵吗?如果放任这种猖獗的现象存在,一些心思不正的人,就会想要在这方面,得到自己的利益,山匪势力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就不是三千兵力可以控制的了。”王大人说。
安大人反驳:“陛下,山匪劫去的不仅是官粮,还有百姓们的粮食和金钱,百姓对山匪也是恨之入骨啊,既然恨之入骨又黑,又为何去加入其中?”
“安大人真是文人思想,纸上谈兵,寻常百姓哪有这般骨气,不过是为生存碌碌无为的为生活罢了。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平民百姓,皆是如此,何处有利益,就想在何处捞一把油水,放任违法乱纪,只会让更多的人违法乱纪。”王大人补充道。
“陛下,山匪存在,不止是一两年了,历代朝廷更换,唯匪帮不变,岂是说铲除就能铲除的?那些粮草对于国家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而边境战事对国家的影响,可比官粮被劫,地方的小打小闹严重多了。”
“陛下,安大人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啊,陛下一定要三思啊!”
“陛下!”
“陛下!”
“好了好了,陆丞相,你可有什么建议?”皇帝问道。
陆丞相说话了,没有人再在他说话时候打断他,他说道:“朝廷为在北境抗击北蛮,确实出动了不少兵力,也损失了不少兵力,这场战事,打了也近三年了,百姓早已叫苦不迭,如今局势节节败退,所以说稳住,但也希望渺茫。山匪猖獗,也是因为朝中一些腐败蛀虫,私下与山匪勾结,才导致他们远在朝廷之外如此胆大包天,若是朝中万众一心,地方自然也会安享太平,所以问题不出在地方的山匪之上,而出在朝廷之上,臣以为,没有必要把那么多兵力放在剿匪上的事情上,而是指派专职人员,逐一调查每个官员近来所为,自清者清,我想众位同僚也不会反对吧。”
没有人再提出反对意见。
皇帝说:“陆丞相的建议总是深得心,既然陆丞相提出了此条建议,那么这件事就由陆晨下来一手操办吧。”
“臣遵旨。”
朝廷钦定陆丞相整肃朝廷,本来繁忙的丞相,丞相府变得更加热闹了。不少有着见不得人过往的官员,纷纷向丞相府示好,期盼免去自己的罪责,陆丞相本来处事圆滑,在这些送礼的人的中间,把有些人摘出来举报给朝廷,而对于有些人,他就默默的把事情掩盖了下来,因此不少人站队丞相,而被处置的那些人,大多是丞相在朝中的政敌。
心思缜密的陆倾城发现自己的父亲这几日格外的忙,但是越来越精神,在政治方面他虽说感兴趣,但也不好参与,所以就在容声那边有意无意的打听朝廷上的动向,容声对于这些乱七八糟的政治官员关系,对于他本身就充满了厌恶,但是身为容王府世子不得不参与其中,况且,帝凌云已经把他们看作自己的肉中钉眼中刺,若想换得自己的一片安宁,必须得用一些霹雳手段,了解政治走向也自然而然成为容声的一门重要课程。
容声得知陆倾城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也愿意与他分享一些朝廷中发生的事情。
陆倾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听了个七七八八,瞬间就明白了,这只不过是自己父亲的一种手段而已,而父亲陆丞相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借此机会整肃朝廷,也除掉了自己的在朝中的威胁,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功成名就,陆倾城不得不暗自赞叹父亲的手段高超。
但是陆倾城同时也为前线的战事着急,不过过几日,陆倾城的着急就化作了乌有,一阵狂风吹过,云破天开,原来,本来可以乘胜追击的北蛮,竟然在信中主动求和,不仅收回了北境的兵力,而且已经派出一支二十人的求和大使队伍,在赶来京城的路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王朝拯救计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王朝拯救计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