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马队从难江城里冲出来,最前面的李老伯递给马三宝一坛酒:“马大人,送你,我们已经送过了,这一坛是认宗酒,你喝下了,就永远永远是我们难江这一县的宗长!知县是官流水走,宗长是根永停留!”
马三宝没有犹豫,端起碗,把酒喝下去,然后一言不发的带着马队上路了。他不是冷血,他是怕待久了,眼泪会不争气的流下来。马三宝觉得自己是男人,所以在人前不能流泪。
马三宝陷入了自责和纠结之中,只是默默的骑着马走。
路边村镇到处都是残破不堪的房屋,一片片房屋倒塌后的废墟。
间或在低洼之处还有积水,里面还有没有打捞上来的村民尸体和家畜家禽的尸体。在这废砖烂瓦中间,传来一阵阵悲痛的悲哭之声。
哭的伤心之极,哭的撕心裂肺,哭的无助绝望。
特卫队帮着村民把尸体收起来,或者埋葬。如果没人认领,马三宝就会让人火化,就地埋葬,并插下一个牌子。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一边走一边让卢斌尽力的劝说村民把村里的尸体收拾起来火化,以免尸体腐烂造成疫情。马三宝还拿出粮食,让特卫队员分给大家,起码有口吃的,让沿路遇到的这些遭灾百姓还不会被饿死。
赶路两天以来,马三宝几乎没有吃东西。
卢斌看在眼里,心疼的直挠头,一开始不敢说,现在看着老大一天天的消沉下去,卢斌鼓足勇气对马三宝说:“老大,你不能这样下去了,你已经尽心了,也尽力了。你只是咱们金鹰寨寨主,曾经的难江县知县,你不是蜀王,你也不是菩萨……”
马三宝听完,这两天一直昏暗的眸子里面闪动了一丝光芒。是啊,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寨主。一个小小的知县,还是曾经的。
只能尽心尽力做到自己能做的极致。大明这么大,怎么能够把全天下的受苦百姓都解救出来。
可是,我现在不行,不一定我将来不行,我要努力,将来不仅仅能保一方的百姓平安。
马三宝第一次动了想做一方霸主的心思,不为别的,只为自己说了能做到,只为自己能解救一方百姓的苦难。
他深信,后世华夏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不久的将来,在他的治理下也能做到。
“跟我走!”马三宝看到这个村子里差不多都清理了,说了一句,然后飞身上马,向巴州而去。越往前走受灾的情况越轻,村镇的情况越来越好,马三宝的心情也变好起来。
进了巴州府,来到知府衙门,这是马三宝第一次来这里。
明代的官制是对上负责制,知县并不直属于知府,只有民政和考评才属于知府管理。也就是说,马三宝直属蜀王管理,但是民政和官员的考评,才是知府管理的。
他现在升任的从六品同知,才直接受知府管理。到了门口把名帖递进去,不一会儿就听门口的衙役喊:“知府有请马大人进去。”
马三宝整理了一下官袍,走进府衙。现在马三宝是从六品,也就是比七品的知县高了一点点,手里没实权,算起来还不如知县。
“马三宝拜见知府大人!”马三宝现在书房门口,直接说了自己的名字,而没有说自己的官衔。
“进来吧!”王知府对马三宝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没有按照官例让马三宝说三次拜辞才回应。
“属下马三宝参见知府大人!”马三宝入内,躬身施礼。
“不必客气,坐下吧!我已经听说你所做的一切。也写成条陈送往蜀王。你做的很好,只是锋芒太露,现在到我这里做一个闲散的同知。后街有个园子,你就先住在那里,我考虑许久,准备让你担起巴州府的农事,你有种子,也会种田,这也算是人尽其才吧!”
“谢大人厚爱!”马三宝说着,双手把自己的官申递过去,让知府加印,证明现在已经到任。
“不必客气,同知虽然是个闲散的官职,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机会。不过最近你闲不下来。要帮本府赈灾,还有恢复农事。有事我就派人去找你,没事你就待在园子里就好。”
“是,大人!”马三宝应道。
“本府事务繁忙,你也车马劳顿,今天我就不留你了,等事务稍缓,再设宴为你接风。”显然这是知府大人送客了。
“谢大人,厚爱,属下告退!”马三宝知道深浅,一个闲散官员有点事做就不错了。没事做就干熬着,不出功绩,就可以直接养老了。
“应该的,怎么说,你也替我做了几件好事。下去吧!”王知府微笑着摆摆手。
将盖上知府大印的官申带好,这就算报到了。马三宝由一个府衙衙役领着,出了府衙,来到后街的一个园子。
进去一看,这园子真的不小,三进的院子,两边还有侧院,住下百十来人没问题。
安顿好众人,马三宝来到自己选定的书房,把东西大致规整规整,这才拿出自己的山寨神机,看看任务的完成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带着手机闯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带着手机闯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