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金旋疑惑了看了一眼董和,奇怪他为何提出这样的问题,但也没有多想,便直言道:
“自然是选择流传最广的张侯论语。”
“既然如此,我这便找人抄录!”
“此外,还请主公让蒋长史助我校勘。”
金旋点了点头道:
“可!”
同时听到这样的书还需要抄写校勘,金旋心中对于印刷术的渴望更近了一步
董和之所以要蒋琬为他校勘,其中的理由他还是明白一些的。
在汉末三国时期,虽然纸已经流传开来,
但要是让书籍流传开来,还是需要用手抄。
若是用手抄其中难免会有错误,
更何况,因书简宝贵,很多拥有书简竹简之人,大多都不愿将书简外借,
因而很多为了求学之人,只能去府上去看,回去在凭记忆写下来,
在产生了许多过目不忘传说之事的同时,
也使知识传播很有限,书籍竹简也更加宝贵,
也使得在这个时代,平民百姓想要读书,那便是一件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世家大族代代相传,知识也被其牢牢的掌控在手中,这也是世家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普通人也不是没有接触知识的机会,
毕竟在强大的家族,也有衰落的一日,
一旦家族衰落其所掌握的知识也会流传在外,
平常人也有了一丝机会接触知识的机会。
至于科举,大概也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所产生的。
而印刷术的出现也打破了阶级的垄断。
金旋一时间想得有些远了,
而董和见无事,便向金旋请退,
虽然这里地处南中,但还是也有许多,家族曾逃难至此,其中也带着一些书简,在金旋攻下南中的时候,
这类的书简他倒是得到不少,可惜南中人大多都不识字,搞得杂乱无章,
其中也许有一些论语,但也需要整理,
因而在于蒋琬交流了两句后,董和便匆匆离去。
就这样,在蒋琬和董和的努力下,
一部较为完整的论语经过二人的整理和背写下,终于完成了,
而金旋从中挑选出一些简单由深含道理的部分,组成了一部简易论语,用于教学。
教材有了,大学招生的事情也在南中开始传递了开来,
那些在南中生活的汉人,甚至有些家族传承的汉人,听到这个消息,如饥似渴的向着牂牁聚集,
大学之事进入了正轨,而金旋也开始修建道路,
加上南中百族青壮的洗脑训练,
南中终于进入发展和休养阶段。
与此同时,董和在南中出仕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益州。
当刘璋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恼怒,
召集属臣,欲要治董和之罪,
虽然董和不在了,但他的家人还在益州,拿家族开刀这种事情,刘璋极为擅长。
可就当他要下令之时,听派去的官员传回了消息,
董和的族人不知何时竟然全部离开了益州。
听到这个消息,刘璋先是一惊,而后便是大怒,便要发火,
而这时王累的一句话却上他上下不得:
“金旋占据蛮荒之地,与蛮族为伍,实乃大汉奸贼,主公应派兵讨伐金旋,收回南中!”
听到这样的言论,刘璋心中便觉得堵得慌,前面的话还让他很是高兴,但后面的言论,却让他心中不快,
想到金旋麾下皆是凶狠的南中蛮族,上次大败又让他看到了金旋麾下士卒恐怖的战力,
若让他进攻金旋,他心中有些惧怕,
可让他放弃,加上先前董和之事,他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
就在他心中思索不已的时候,一旁的黄权也站起来说道:
“主公,我听闻,金旋在南中百族中征召青壮,其心险恶,恐有图谋蜀地之心,主公不可不防啊!”
听到黄权之言,刘璋神色一暗,黄权所说的事情他自然清楚,心中也是担忧,
金旋尚未稳定南中之时,他便攻打不下南中,
如今金旋将南中稳定,他如何能攻的下南中,甚是脸蜀地也有了危险,这让他如何是好。
而黄权似乎也看出了刘璋的担忧,于是又进言道:
“主公其实不用攻打南中,便有让金旋无法北上之法?”
“嗯!?”
刘璋愣了一下,急忙追问道:
“公衡有何办法?快快讲来。”
黄权又是一礼道:
“主公!金旋强行征召南中百族青壮,必定会引得南中百族不满!若我益州与南中联合,必定能扰乱南中,
而南中地广,比之蜀郡要大上许多,且地势复杂,金旋若是平定叛乱,必定会消耗粮草疲于应付,哪里还有北上的想法,
彼时金旋衰弱,我益州可轻取南中。”
听到此话,刘璋终于面露喜色:
“公衡此法不错!”
可随即刘璋的脸上便出现了一丝犹豫之色:
“若是让世人知晓我刘璋勾结蛮族,岂不是有损我的名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里的MC玩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里的MC玩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